(十八)胃痙攣
蝮蛇浸于酒中l周以上。每次餐前適量飲用,每日2次,2()日為一療程f《食物中藥與便方》)。
(十九)蕁麻疹、慢性濕疹、皮炎等引起的皮膚瘙癢
(二十)麻風
用蝮蛇干研細末,用黃酒送服,每日2次,每次服3~6克。
(二十一)干濕癬
烏梢蛇干(去皮骨,炙,酒浸)30克,干荷葉15克,枳殼(去瓤,麩炒)3克,共研細末。蜜調,每日2次,每次10克。
(二十二)黃癬
五步蛇干42克,蟬蛻42克,共研細末,每日服2次,每次吞3克。吞時,以下列藥煎汁送服:稀薟草15克,蒼耳子l 5克,白英30克。連服2周。
(二十三)痘疹,余毒上攻,目不辨人
蝮蛇干1條,加適量天花粉共研為細末,置羊肝內,煮熟連湯食用。

(二十四)各類蕁麻疹、濕疹、皮炎、皮膚瘙癢癥、結節癢疹
烏梢蛇干1000克,研細末,過1()()目篩,淀粉糊10%~15%,糖漿適量。以上原料攪拌。用16目篩制顆粒,在70℃干燥,加硬脂酸鎂o.5%,混勻壓片,每片0.3克,每次1.5克,日服3次;慢性蕁麻疹每次1.5克,日服3次。
(二十五)風癱、癘風、遍身疥癬
五步蛇干6克,天麻9克,薄荷6克,荊芥9克,共研為細末,以酒、蜜調成膏后分兩次服。
(二十六)惡瘡疥癬、皮膚瘙癢、破傷風及驚風抽搐五步蛇干3~9克,研細末后用開水送服。
(二十七)小兒麻痹癥恢復期 五步蛇去頭及尾,焙干研細末,每日服2次,每次3克。
(二十八)口瘡
五步蛇干研細末,每日服1’~2次,每次以乳汁凋服3~6克。
(二十九)紅白痢
取250克銀環蛇1條,去頭、皮、內臟后切成段,與250克大米一起在鍋中炒至微焦,在瓶中密封備用。用時每次吞此混合物50克,每日3次。
(三十)風濕痹痛、中風半身不遂
(1)五步蛇干或是金錢白花蛇干1條,用500毫升55度米白酒浸泡7天,每日服2次,每次10~15毫升。
(2)五步蛇干或是金錢白花蛇干l條研細末,每日服1~2克。
(3)五步蛇干或是金錢白花蛇干l條,加水煎服,每劑3~
lO克。
(三十一)風濕關節痛、四肢拘攣、屈伸不利
烏梢蛇干、炮白附子、熟附子、天麻各60克,炙全蝎、炒羌活、炙乳香、炙僵蠶各45克,苦參300克,槐花240克,共研為細末,加水煎熬,煎到味盡,去渣,合并濾液,濃縮,再加生姜汁、白蜜各500克,同煎成膏。每日2次,每次空腹用溫酒送服2匙。
(三十二)骨質增生
五步蛇干、川烏(先煎)、草烏(先煎)、當歸尾各10克,蜈蚣3~5條,雞血藤30克,桑寄生12克,何首烏15克,甘草3克。頸椎骨質增生加姜黃、葛根、川芎;腰椎骨質增生加獨活、杜仲、牛膝;膝關節骨質增生、足跟骨質增生加牛膝、木瓜;體虛加黃芪;疼痛劇烈加三七;濕熱偏重加忍冬藤、秦艽、黃柏。每日1劑,每劑煎2次,上、下午飯后服用,7劑為1個療程,各療程間隔3天。
(三十三)神經性皮炎
五步蛇干、海藻、昆布、莪術、三棱、皂刺、紅花各15克,全蝎5克,蜈蚣1條,炙甘草10克,生牡蠣、靈磁石各30克,白蒺藜60克,川連3克。煎水服,每日2次。
(三十四)瘰疬、搭背(背痛)
蝮蛇1條,處死后放入瓷罐,加香油500克,封口后埋土中3~4個月,取出曬至半干,搗爛成糊狀敷于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