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烏梢蛇、眼鏡蛇、蝮蛇,浸酒。每天1次?2次,每次25ml? 50ml。500ml蛇酒服10天,不善飲酒者500ml蛇酒服15天?20天。經治74例,癥狀基本 消失(杭州藥物試驗場“三蛇酒”)。也可用五步蛇干30g,地龍(蚯蚓)干30g,研末等分成4 包,每天服1包,重癥加倍。若再加地鱉蟲、僵蠶各9g,蜈蚣1條,研末平均加于各包中,療 效更佳。
2. 治風濕痹痛、腰酸腿疼、四肢頑麻、痿軟無力蘄蛇、蝮蛇、眼鏡蛇、烏梢蛇、竹葉青 配中藥玉竹、黨參、當歸、川芎、紅花、白術、蠶砂、六曲、羌活、防風、續斷、牛膝、木瓜、鹿膠、 阿膠、枸杞、桑寄生、茵陳、甘草等,浸泡于50度白酒中,加白糖,濾渣取藥酒。每日服2次, 每次30ml (湖南酃縣中草藥研究所,“五蛇酒”)。
3. 四肢麻木、半身不遂和風濕性關節酸痛可用五步蛇干60g,當歸、秦艽、羌活、天 麻、五加皮各30g,紅花4. 5g,防風15g,砂糖300g,共置于5kg 50度以上的米白酒中,封 存1月以上取用。每天飲2次,每次飲三分之一合或半合(每合為100ml)。封存時間能長 久些更佳。若欲早點浸出其有效成分,可先將蛇干研碎。患者若不會飲酒,可酌減酒量,或 作湯劑也可用。
五步蛇干60g,金錢白花蛇1條,徐長卿10g,五加皮(五加科植物白簕花)15g,木瓜 20g,淫羊霍10g。若上肢痛,加桂枝10g,威靈仙10g;下肢痛加牛膝l0g;腰痛加杜仲l0g。 上述各藥用60度米白酒浸泡1月以上,以酒略高于藥面為度。每日早晚各飲1次,每次 15ml ?20ml 0
4. 治風痹麻木、大風癩疾(包括末梢神經性麻痹以及過敏性皮膚病)飯后用黃酒送 服蘄蛇粉3g?6g,服后入睡,覆被取汗。每日2次,連服數日(《食物中藥與便方》)。
5. 治諸風、手足緩弱、口眼歪斜、語言蹇澀或筋脈攣急、肌肉頑痹、皮膚瘙癢、骨節疼 痛或生惡瘡、疥癬等疾白花蛇1條,全蝎、當歸、防風、羌活各3g,獨活、白芷、天麻、赤 芍、升麻、甘草各15g,糯米酒浸、煮服后密封,窖入地下7日后取出。每日溫服30ml? 50ml(《瀕湖集簡方》,“白花蛇酒”)。
6. 坐骨神經痛五步蛇干、全蝎、蜈蚣各9g,焙干研末等分8包。第一天上、下午各 服1包,以后每天服1包,7天為一療程。
7. 小兒驚風及破傷風等所致的筋脈拘攣五步蛇干30g(酒浸去皮骨),烏梢蛇30g (酒浸去皮骨),蜈蚣30g(酒炙),共研末。每6g包成1包。每日服2次?3次,每次服1包, 溫酒送服。
8. 治腦風頭痛及偏頭風白花蛇肉30g,制天南星30g,石膏、荊芥各60g,地骨皮 8g,共為細末。每次用溫茶水送服3g,每日3次(《圣濟總錄》“白花蛇散”)。
9. 治驚風、癲癇、皮膚癬瘡及麻風服用烏梢蛇粉,每次服l0g,每日2次。
10. 治病后或婦產后虛弱、貧血、神經痛、下肢麻痹、痿弱、步履困難等活烏梢蛇或 蝮蛇1條?2條,浸泡高粱酒10天?15天,每次服5ml?10ml,每日2次(《食物中藥與便 方》)。
11. 治兒童體虛脫肛、婦女子宮脫垂烏梢蛇或蝮蛇1條,置新瓦上煅枯,研細末。每 次服3g?6g,每日服2次,并配合服中藥補中益氣湯。
12. 治骨、關節結核烏梢蛇干炒黃研末,裝入“00”號膠囊(每膠囊0.5g)。第1周每 日早、晚各服1.5g;第5周每日早、晚各服2g;第6周每日早、午、晚各服2g;第7周每日 早、午、晚各服2. 5g(《全國中藥匯編》)。
13. 治兒童頸淋巴結核、肺門淋巴結核烏梢蛇肉(去頭、皮)焙干研細末,煉蜜為丸。 每次10g,每日2次?3次(《食物中藥與便方》)。
14. 治白癜風烏蛇干配苦參、梔仁、露蜂房、松脂、附子、防風、木蘭皮等,搗為末,陳 酒送服(《華佗神醫秘傳》)。
15. 治紫白癲風烏蛇肉(酒炙)、枳殼(麩炒)、牛膝、天麻各60g,熟地黃120g,白蒺 藜(炒)、五加皮、防風、桂心各60g,盛于布袋,浸泡酒中,密封7日。每日溫服30ml(《太平 圣惠方》)。
16. 治干濕癬烏蛇(酒浸,去皮、骨炙)30g,干荷葉15g,枳殼(去瓤、麩炒)3g,共研 為散劑。每次服l0g,空心蜜酒調服,每日2次(《中藥大辭典》)。
17. 治痘疹余毒上攻、目不辨人蝮蛇1條(焙干),天藥粉適量,共研細末,納入羊肝 內煮熟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18. 治各類蕁麻疹、濕疹、皮炎、皮膚瘙癢癥、結節性癢疹烏梢蛇l000g,研細末,過 100目篩,淀粉糊10%?15%,糖漿適量。以上原料攪拌,用14目或16目篩制顆粒,在 60℃?70℃?干燥,加硬脂酸鎂0. 5 %,混勻壓片,每片為0. 3g。常用量為每次1. 5g,日服3 次;慢性蕁麻疹每次1.5g?2. 4g,日服3次(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止敏片”)。
19. 治麻風活蝮蛇1條,人參15g,共浸泡于60度白酒1000ml中,密封后,置冷 處,3個月后服用。每日臨睡前服5ml?10ml,覆被入睡、取汗。或將蝮蛇烘干研末,每次用 黃酒送服3g?6g,每日2次。
20. 治蕁麻疹及慢性濕疹烏梢蛇15g,蟬蛻6g,防風、荊芥、白芷、赤勺、當歸、黃芩、 柴胡各10g,黃連、甘草各6g。水煎,溫服取汗。
21. 治瘰疬、搭背(背痛)蝮蛇1條,處死后放瓷罐內,加入香油500g,封口浸泡,埋 地下百日后,取出曬半干,搗成膏狀物,外敷患處(《全國中草藥匯編》)。
22. 治胃痙攣蝮蛇浸于酒中1周以上。每次餐前適量飲用,每日2次,20日為一療 程(《食物中藥與便方》)。
23. 治結核性瘺管赤鏈蛇處死后置瓦片上,放柴烈火燒枯,研為細末,過篩,高壓消 毒后瓶貯。用時視瘺管深淺,以皮質捻粘赤鏈蛇粉,插入瘺管,外貼敷料或膏藥。若是潰瘍 則將蛇粉薄薄撒布于瘡面,再貼敷料。每隔2日換藥1次,至痊愈(《瘡瘍》)。
24. 治天蛇毒瘡(化膿性指頭尖)水蛇1條,去頭尾,取中截如手指長,剖去骨肉,以 蛇皮包患指,自然束緊,以紙外裹之(《中藥大辭典》)。
25. 治破傷風、口噤不開、口面歪斜而肢體痙攣者蝮蛇(醋炙)配地龍、天南星,研末 而糊為丸,生姜酒下,并食稀蔥白粥、取汗(《普濟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