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證明,早期采取一定治療措施是能有效控制和預防壞潰發生的,治療愈早,壞潰的面積愈小。
早期預防壞潰的原則是:盡早減少和破壞局部蛇毒,促進局部循環及疏通微循環,保證局部血液營養的供應,避免各種人為的加重局部壞潰的因素產生。
①盡量做到早診斷、早治療。盡早對局部傷口進行排毒處理。爭取1~3天內控制先兆癥狀。
③重用負壓吸毒,每天反復多次。吸至皮膚顏色由青紫轉紅潤,毒血水紫黑轉鮮紅。
④嚴禁局部捆扎與局部冷凍。尤其應避免過長、過久、過緊的捆扎與冷凍。禁用加壓包扎。
⑤傷口早期不要過早止血,只要不是成線形外流或大出血,在病情不惡化的前提下,可任其外滲1~3天,有利毒素的外排。
⑥早期用5%依地酸鈣鈉100~200mL清洗傷口,以對抗中和蛇毒,防止或減輕局部壞死。還可局部環封。
⑦胰蛋白酶4(000~6000U加0.5%普魯卡因4~20mL局部封閉。
⑧早期避免使用對局部組織有腐蝕作用的藥物及刺激性太大的藥物。
⑨疏通微循環,每天1~2次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山莨菪堿(654—2液)10~30mI,靜脈滴注。可加入雙嘧達莫(潘生丁)10~2C)mg。

⑩個別五步蛇咬傷病例因血液回流障礙而表現為傷口不出血,患肢高度腫脹,皮膚青紫、冰冷,形成蛇傷急性筋膜間隔綜合征(。PSA(:S)。如不及早采取有效措施,肢體很容易壞死而導致截肢。因此在密切監護全身中毒狀況及血壓的前提下,局部可慎重采用針刺放血、切開減壓排毒等引流措施。但必須在有條件的醫院,由熟練有經驗的醫師操作,否則易導致危險的發生。同時配合活血化瘀的中草藥內服外用。
【治則】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散結止血,通經活絡。
【藥方】
方一:祛瘀解毒湯加減。大黃、赤芍、茜草、生蒲黃、殊砂根、紅花、白芷、二=三七、乳香、沒藥、蜈蚣(研粉沖服)煎水內服外洗,渣可搗爛外敷,每天1~2劑。
方二:敗醬草(鮮嫩葉)適量,搗敷。
方三:五靈散。五靈脂20g、生蒲黃10g,研粉沖服,每天l~2次,同時用藥粉外敷傷口。
方四:局部發黑腫裂。敗醬草、下山虎、亂頭發、總管皮適量搗敷。如同時加入麝香一分,效果更好。
方五:重用本章“藥物熏洗法”中的方一、方四,每天2~3次,每次洗1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