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具有毒器結構的蛇為毒蛇,不具有毒器結構的蛇為無毒蛇。毒器是毒蛇區別于無毒蛇的根本特征。毒蛇的毒器由毒牙、毒腺和毒腺導管三部分組成(圖1—1)。毒蛇的毒牙按其形態結構,可分為溝牙和管牙;按其在上顎骨上著生的位置,可以分為前毒牙(管牙——蝰科的毒蛇,前溝牙——眼鏡蛇科的毒蛇)和后毒牙(后溝牙一一游蛇科的毒蛇)。因此,我們可根據毒牙的類型鑒別毒蛇的類群。毒蛇的毒腺均為一對,位于頭部兩側,其形狀、大小和重量隨蛇的種類和個體大小不同而異。毒腺的前端有毒腺導管,毒腺導管的另一端開口于毒牙鞘中靠近毒牙的基部。毒蛇咬物的同時,可通過肌肉對毒腺的壓擠,迫使毒腺中的毒液輸入毒腺導管,經毒牙的溝或管排出,注入捕獲物的體內。蛇毒是一種復雜的蛋白質,進入人和動物體內后,能隨淋巴及血液擴散,引起中毒癥狀。前溝牙蛇類的蛇毒對人的危害較大,分別含有眼鏡蛇神經毒、。一環蛇毒神經毒和海蛇神經毒等神經毒,可引起乙酰膽堿失去作用,造成機體的神經肌節頭之間的沖動傳導受阻,短時間內導致中樞神經系統麻痹而死。管牙類的蛇毒中含有血循毒,可引起傷口劇痛、水腫,漸至皮下出現紫斑,最后導致心臟衰竭而死亡。通常蛇毒的毒性強度與各種蛇毒的性質、毒蛇咬人時的排毒量有關。例如,眼鏡王蛇排毒量多,毒性強;銀環蛇排毒量少,但毒性強。了解這些,對于有效地預防被毒蛇咬傷和處理蛇傷,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此外,毒蛇與無毒蛇還可從頭部特征、頰窩有無、體態、尾部特征、體色、體紋、行為等方而相區別,據此可識辨毒蛇和無毒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