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藥對癥療法 人被蛇咬傷后,往往出現復雜的臨床癥狀,應根據不同表現進行對癥療,以增加機體的抵抗力,使其盡快康復。以下為人被蛇咬傷后,臨床上的常見表現及其對癥治療方法。
(1)極度煩躁不安、周身酸痛或局部劇烈疼痛難以忍受時,可用普魯卡因0.5~1克(先做皮試)溶于5%(或lO%)葡萄糖液500毫克內,靜脈滴注。
(2)蛇傷引起的組織胺中毒反應,如局部腫脹、手足抽搐,可內服撲爾敏4毫克/次,連服3天。此外,也可用10%葡萄糖酸鈣10~20毫升靜脈注射。
(3)如蛇傷引起血液分布異常,血溶量相對不足或少量出血引起血壓下降,一般輸入等滲葡萄糖鹽水加地塞米松(或氫化可的松)靜脈滴注治療。早期休克原則上盡可能不用或少用,必要時可考慮用升血壓藥物,但要在矯正血容量及酸中毒基礎上應用。若病人面色潮紅、四肢微濕、脈無力、血壓低于82.7,毫米汞柱,可應用重酒石酸間羥胺(阿拉明)20~100毫升內,以每分鐘20~30滴的速度靜脈滴注。對全身出血反應較重或腫脹蔓延很快,甚至血壓有下降現象的患者,應早期大劑量應用皮質激素,以提高緊大腺皮質機能,增加機體對蛇毒應激反應的保護作用。可用氫化可的松200~400毫克或地塞米松5~10毫克加入補液中,次靜脈滴注以后改口服,連續應用2~3天。同時使用維生素C 2~3克/日靜脈滴注。遇有病人表現面色蒼白、血壓低、脈差小、心率慢時,可選用異丙基腎上腺素0.5~l毫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毫克,靜脈滴注。速度隨血壓上升而定,初以每分鐘10~15滴的速度滴注,以后再按需要調整滴速。陔藥物可導致心律不齊與心動過速,因此若有此情況發生,可口報對抗劑心得安20~30毫克/次。如心率超過120次/分以L,立避免使用。如治療1小時后,尿量無明顯增多,血壓恢復不理迥,即另行考慮治療措施。必要時作中心靜脈壓測定。

早期休克常用中分子量(平均相對分子質量70 000~80 000) 右旋糖酐500毫升,快速靜脈滴注,要l~2小時滴完,必要時可重復使用,以升高血管內膠體滲透壓,有利于糾正早期休克。嚴重休克時,常用低分子量(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20 000~40 000)右旋糖酐,一般用量為24小時內1 000~l 500毫升(以上均為成人量),以降低血漿黏滯度,有利于改善血循環。尖吻蝮蛇咬傷后出現的中毒性休克,右旋糖酐用量不宜過大,以免增加出血傾向,必要時可輸入其他膠體溶液(血漿或蛋白)。如系尖吻蝮、蝰蛇咬傷,血液失凝出血不止,可考慮少量多次輸血。當休克發展到嚴重程度時,只矯正血容量尚不能收效時,需及時應用堿性溶液以糾正酸中毒,常用5%碳酸氫鈉。如有腎功能衰竭時,碳酸氫鈉溶液要慎用。
(4)對于病情嚴重的蛇傷病人或老弱兒童蛇傷病人。如出現嗜睡、張口困難、食欲不振、尿量減少等臨床表現,可用維生素C100毫克,復合維生素B,1次2片,每天3次或肌內注射維生素B。100毫克,每日1次。若中毒病情嚴重,病人進食很少、汗多、吐瀉,并有脫水現象,可酌情補液。在病人體內不缺少鈉鹽的情況下,如需補液,以5%(10%)葡萄糖液靜脈滴注為主。在一般情況下不宜大量補液排毒,以免發生心力衰竭和肺、腦水腫等嚴重并發癥。
(5)如蛇傷后病人出現尿少或尿閉,考慮由于蛇毒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時,在無血壓下降的情況下,一般用10 9/6葡萄糖液500毫升加氨茶堿0.25克,普魯卡因O.5克,維生素l克,靜脈滴注,每天1~2次。如用中草藥,可用鮮白茅根O.25~0.5千克或鮮半邊蓮150克(干品減半)煎服。若出現患者大便不通時,可用甘油、石蠟油或肥皂水灌腸(孕婦忌用);亦可用雙醋酚丁,口服5~15毫克/次;酚酞(果導)口服0.1~O.2克/次。
(6)對蛇咬傷口細菌感染發炎、局部組織溶解、壞死或全身感染者,應及時采取措施。對于血循毒、混合毒的蛇傷病人,尤應注意排除蛇毒后及時肌內注射青霉素(先做皮試)和維生素(如維生素C、復合維生素B等)等或用其他抗菌消炎藥物治療,以行消炎。此外,還可用中藥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等煎服清熱解毒。蛇咬傷口如有泥土或被其他物質污染,可肌內注射破傷岡抗毒素l 500單位(先做過敏試驗)。小兒預防劑量同成人。一般被毒蛇咬傷傷口用l%呋喃西林溶液清洗,外用0.1%胰蛋白酶溶液濕敷。處置蛇傷引起的傷E1潰爛,可采用治療燒傷的方法處置。若傷部已出現大面積壞死或潰爛,除每日用消毒藥液清洗傷口和清除已腐脫的壞死組織外,用銀灰粉(20H)加青黛散(80%),撒于創面、包扎,待壞死組織脫落出現肉芽組織時,換用生肌收El藥物敷蓋。
治療蛇傷的禁用和慎用藥物很多,應注意有些藥品的說明書上并沒有說明“蛇傷忌用”或“蛇傷慎用’’等字樣。治療蛇傷的禁用藥物和慎用藥物有鎮痛藥物如嗎啡;鎮靜、抗驚厥藥物如氯丙嗪和苯巴比妥;抗過敏藥物如苯海拉明等,都屬于中樞抑制藥物,以免抑制呼吸中樞而發生意外危險。此外,有些藥物如箭毒等,屬于橫紋肌抑制藥,也不能用于蛇傷,以免發生呼吸肌麻痹;抗凝血藥如枸櫞酸鈉等,不可用于有出血現象的蛇傷病人,以免發生大量出血;有心肌損害時,不宜用腎上腺素,以免增加心臟負擔。蛇傷時禁用和慎用的藥物遠不止上述幾種,必須根據醫囑及藥物說明上的注意事項應用治療蛇傷的藥物,防止用藥后發生不良反應及事故。
2·抗蛇毒的血清療法 抗蛇毒血清是專供治療毒蛇咬傷的特異性藥物。它具有中和蛇毒的作用,每毫升能中和數百個甚至1 000個以上的半數致死量(LDs。)的蛇毒,相當于每毫升抗血清可中和數毫克至10毫克以上的干蛇毒。
(1)抗蛇毒血清的分型 由于屬于同一科、屬毒蛇的蛇毒,往往具有相同的抗原成分,所以用一種蛇毒制成的抗蛇毒血清,對同一科、屬的其他毒蛇也有一定的中和作用。一般,某種抗蛇毒的血清,對用于制備本種抗血清的抗原(蛇毒)中和的特異性最強,對屬于同一科、屬的其他蛇毒也有一定的中和作用。抗蛇毒血清分為單價和多價兩種,只用一種毒蛇的蛇毒使馬等動物進行免疫成功后制成的血清,叫做單價抗蛇毒血清;為了能使一種抗蛇毒血清更有效地中和同一科、屬和不同科、屬的其他蛇毒,可選擇同一科、屬或不同科、屬的幾種蛇毒,按適當的比例配制成混合抗原給動物免疫、制成多價抗蛇毒血清。多價的和單價的抗蛇毒血清相比,單價血清只能中和同種毒蛇的蛇毒,對其他蛇毒不起作用或只起部分作用;而多價的優點是中和蛇毒的種類廣,可以治療多種毒蛇咬傷中毒,應在人被毒蛇咬傷后未確定是被哪種毒蛇咬傷的情況下及早應用。一般說單價血清比多價血清效果好,但其缺點是只對同一種蛇毒的中和效價高,對另外種蛇毒的中和效價較低。臨床上應用時只能用于治療確診被咬的蛇種后才有顯著療效。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產的制品種類有單價精制抗蝮蛇毒血清、單價精制抗尖吻蝮蛇毒血清、單價精制抗銀環蛇毒血清、單價精制抗眼鏡蛇毒血清。臺灣生物制品研究所已經制成雙價抗竹葉青和烙鐵頭毒血清、雙價抗銀環蛇和眼鏡蛇毒血清。在國外有很多國家制成了多價抗蛇毒血清。在現有的蛇傷藥物中,還沒有一種藥物的療效超過它,其他藥物目前只能作為抗蛇毒血清的輔助藥物。
(2)抗蛇毒血清的療法抗蛇毒血清的療效主要取決于蛇傷患者的用藥期問,用藥途徑及制品本身的效價和純良。毒蛇咬傷后,應皮下、肌內和靜脈注射抗蛇毒血清,以靜脈注射療效較好,經靜脈注射后,中毒癥狀即可控制不再發展。皮下及肌內注射的療效比靜脈注射慢而且差。當心、腦、腎實質性臟器已發生器質性的嚴重損害時,則難以生效。口服抗蛇毒血清用于治療蛇毒中毒無效。
為了防止應用抗蛇毒血清時發生過敏反應,應用前必須先做皮試,方法為先抽取O.1毫升抗蛇毒血清,再抽取生理鹽水1.9毫升,混勻后在前臂內側皮內注射0.1毫升,觀察15~20分鐘,若皮丘不超過2厘米,周圍又無毛細血管擴張現象者即為陰性。然后取本品10~30毫升(用量可按各種抗蛇毒血清說明書)。用生理鹽水稀釋至40~60毫升,靜脈緩慢推注,使用1次即可。兒童劑量與成人劑量相同。若皮試陽性或陰性可疑者,可在10%葡萄糖溶液250~500毫升內加氫化可的松1。0~200毫克(或地塞米松5~10毫克),加抗蛇毒血清l~2毫升,靜脈緩慢滴注半小時左右,若未見反應,則將所需抗蛇毒血清加入上述輸液內,繼續靜滴,這樣可起到脫敏作用,或在lO%葡萄糖液500毫升內加維生素C 1克、氫化可的松200毫克靜脈滴注,同時應用抗蛇毒血清10~30毫升,加入清理鹽水lO~30毫升或50%葡萄糖溶液20毫升中,在另一側肢體靜脈緩慢推注。若皮內試驗為陽性者,可采用脫敏注射液,將本制品用生理鹽水稀釋20倍,分數次作肌內注射,第1次注射O.4毫升(如無反應可適當增量注射),注射觀察3次以上,無異常者即可注射。注射前將本制品在37℃水中加溫數分鐘,注射速度要慢,開始每分鐘不超過1毫升,以后不宜超過4毫升。在臨床應用中如遇有極少數病例因注射抗蛇毒血清引起過敏反應,應立即停止注射,經肌內
注射腎上腺素后,反應很快消失,必要時,應用地塞美松磷酸鈉5毫克(或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135毫克,或氫化可的松100毫克),加入25 9/6~50%葡萄糖液40毫升內靜脈注射,也可靜脈滴注。應嚴格按制品使用說明書使用。遇有傷口污染者,應同時注射破傷風抗毒素1 500~3 000單位。抗蛇毒血清的每支裝量是根據制品本取效價的高低及各種毒蛇的排素量確定的。抗蛇毒血清的穩定性與保存的溫度密切相關。本制品要保存在25℃以下的陰暗處,保存于2~10℃處的有效期較長,3年內仍有效,但溫度過高或在陽光曝曬下保存或運輸,則治療效果要受到影響。
3.中醫辨證療法不同種類的蛇毒進入人體后產生不同的癥狀。根據中醫理論按病因辨證分為風毒型(神經毒)、火毒型(血循環毒)和風火毒型(混合毒)3大類型。毒蛇咬傷中毒的臨床表現采用中醫辨證分型論治方法治療毒蛇咬傷,現將江西省修水縣中醫院辨證分型及論治蛇傷的經驗和我國民間治療蛇傷的驗方介紹如下,供參考。
(1)火毒型 血液循環毒的毒蛇如尖吻蝮、竹葉青蛇、蝰蛇、烙鐵頭蛇等。主癥:傷口劇痛(或灼痛)、肢體腫脹嚴重,蔓延迅速,局部出現水皰、血皰、淤點、淤斑。全身出現中毒癥狀:畏寒發熱、煩躁不安、頭痛胸悶、大便秘結。重則鼻衄、嘔血、吐血、尿血、便血,民間稱“七竅流血”。舌質紅、苔黃、脈弦數。方藥:①治以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用銀花12克、黃芩12克、生地12克、黃柏12克、半邊蓮30克、黃連15克,大黃20克、丹皮12克、麥冬12克、梔子12克。若火毒熾盛、出血不止者加水牛角。②黃連、黃芩、黃柏各12克,龍膽草、連翹、大黃各15克,雙花20克、梔子10克、生石膏50克。若熱極生風,加羚羊角、鉤藤等;若煩躁、便秘腹脹者,可重用大黃加厚樸、枳實。若被尖吻蝮蛇咬傷,還可用生大黃10克、梔子15克,生地黃、赤芍、連翹、黃柏、丹皮、車前子、檳榔各6克,黃柏3克,水煎服。待大便通后,可去掉大黃,加枳殼10克。③清熱解毒養陰涼血、祛風活絡方藥。龍膽草15克、地榆15克、半邊蓮30克、白茅根15克、黃芩15克、黃柏15克、生地黃20克、麥門冬30克、天門冬30克、雞血藤20克、白芷15克、玄參15克、僵蠶15克,水煎服。1日3次。此藥方適用于血循環毒(火毒型及風火毒型)蛇毒中毒。
(2)風毒型見于銀環蛇、金環蛇、海蛇等神經毒蛇咬傷。主癥:傷口不痛、不紅、不腫。多因早期無明顯自覺癥狀而忽視診治,就診時則已出現頭昏眼花、眼瞼下垂、視物模糊、復視、張口吞咽困難:言語不清、口角流涎,或伴有腹痛、雙腿腓腸肌麻木、四肢癱軟、全身無力,甚至神志不清、呼吸困難、抽搐、昏迷、苔薄白、質淡紅、弦。方藥:①治以祛風止痙、疏風解毒。用青木香15克,徐長卿12克,防風12克,白芷12克,僵蠶12克,仙茅12克,半邊蓮30克,貝母10克,蟬衣12克,野菊花12克。若風毒肆擾出現中風之重癥(如抽搐頻繁),加蜈蚣、全蝎等蟲類。②防風12克,制南星10克,白芷10克,僵蠶8克,羌活8克,金銀花20克,連翹15克,大青葉15克。若出現抽搐的癥狀,加全蝎、蜈蚣、鉤藤等,水煎服。③若被銀環蛇咬傷,還可用正淮山6克,浙貝6克,歸尾6克,茯苓6克,牛藤6克,丹皮6克,檳榔15克,銀花15克,木香3克,枳殼3克,川連2克,甘草2克,水煎服。
(3)風火毒型 見于眼鏡蛇、蝮蛇、眼鏡蛇等混合毒蛇咬傷。主癥:傷E1疼痛、局部腫脹嚴重,出現水泡、淤點、淤斑,甚至出現全身及黏膜皮下出血。全身癥狀以惡心,嘔吐,復視、視物模糊,周身僵痛,神志朦朧,心悸心慌為主。方藥:①治以清熱瀉火、祛風解毒,用丹皮12克,銀花10克,黃芩12克,半邊蓮30克,黃柏12克,黃連15克,青木香12克,大黃20克,龍膽草20克,徐長卿15克,蟬衣10克,貝母10克;若火毒偏盛加梔子、知母。若風毒偏盛加全蝎、蜈蚣。②生石膏SO克,水牛角1克,梔子8克,黃連、黃芩、知毒、丹皮、赤芍各10克,人參、連翹、生地各15克;若神經毒性疤狀偏重,加鉤藤、僵蠶;若血循毒性癥狀重而出現癥狀明顯,可加田七等化淤止血。③若被眼鏡蛇咬傷,還可用蜈蚣2條,全蝎2只,白芷、蚤休(七葉一枝花)、夏枯草、赤芍、金銀花、射干、天花粉各
12克,甘草3克,水煎服。
(4)火毒挾濕型見于尖吻蝮、竹葉青等毒蛇咬傷。主癥:局部腫脹嚴重,血皰、水皰較多,傷口易潰爛,范圍廣,蔓延迅速。全身癥狀:頭暈體倦、胸脘痞悶、關節酸痛、腹部脹滿、小便短赤,舌質紅、舌苔或穢濁,脈細數。治以化濁除濕、清熱解毒。方藥用茵陳20克、木通12克、滑石20克、貝母8克、半邊蓮30克、黃連10克、蒲公英12克、白芷12克、荊芥12克、地丁15克、黃芩12克;若胸脘痞脹加藿香、杏仁。 (5)陰虛毒盛型 見于尖吻蝮等毒蛇咬傷。主癥:頭暈脹痛、持續低熱、內心煩熱、口燥唇干、心悸而煩、手足摯動。舌紅苔燥津少、脈細數。治療滋陰瀉火、清熱解毒,用藥方:天花粉15克、麥冬15克、黃芩12克、黃柏12克、白芷12克、連翹12克、玄參10克。
(6)蛇毒內陷型見于尖蝮蛇、眼鏡蛇、銀環蛇等毒蛇咬傷治療不當成中毒嚴重者。蛇毒內陷火毒型閉證:出現神昏譫語、躁狂不安。風毒型閉證:出現神昏嗜睡、驚厥抽搐。蛇毒內陷脫證:則出現皮膚紫黑,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口唇青紫,神志模糊,舌紫紺,脈微欲絕。治法:火毒內閉者,可用安宮牛黃丸。風毒內閉者,用蘇含香丸。正氣耕散脫癥者,生脈散加減。心陽衰微脫癥,參附湯加減。
(7)對傷口潰瘍或出現水血皰者,可用中藥生大黃、夏枯草、野菊花、明礬各15克共煎汁濕敷傷口周圍,每日換紗布2次。
4.治療蛇傷選用的中成藥和中草藥方劑 可根據本地分布毒蛇品種和選備本地生長的防治蛇傷中草藥防治蛇傷。我國目前常用防治蛇傷的幾種中成藥和中草藥方劑藥物介紹如下,供治療蛇傷者參考。
(1)治療蛇傷的中成藥
①蛇傷解毒片、蛇傷解毒注射液
[劑型]片劑、針劑。對中國常見毒蛇咬傷有效。
[用法]片刻首次服20片(12克),以后每4~6小時內服7~10片,中毒癥狀好轉后酌情減量,連服5天。蛇傷解毒注射液劑量首次8毫升,在傷口周圍及縛扎上端注射,以后每6小時1次,每次肌內注射4~6毫升,每天注射2~3次,全身中毒癥狀減輕后改為口服片劑。
②廣州蛇藥散
[劑型]散劑、流浸膏。由廣州中醫院生產,對眼鏡蛇、竹葉青蛇、銀環蛇毒蛇等咬傷有效。
[用法]散劑首次服20克,以后每次lO克。或用流浸膏首次服20毫升,以后每次服lO毫升。每日3~6次,一般用藥3~5天。如有惡心嘔吐等癥狀時,可加生姜少許以減輕其副作用。
③湛江蛇藥散(何曉生蛇藥)
[劑型]粉劑。由湛江蛇藥廠生產,對眼鏡蛇、竹葉青蛇和銀環蛇等毒蛇咬傷有效。 ‘
[用法]每次服5克,3小時1次,5~8次一療程,中毒危重者加倍服用。如有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時,改用水煎服或用竹茹、法半夏、陳皮各9克煎水選服,以減輕其副作用。
④南通蛇藥和解毒片(又稱季德勝蛇藥)
[劑型]片型。由南藥廠生產,主治蝮蛇及血循毒類各種毒蛇咬傷及蜈蚣、蝎子等毒蟲咬傷。
[用法]首次量服20片,先將藥片搗碎,用米酒50毫升加等量溫開水,調勺內服(不會飲酒的病者和兒童,用酒量可酌減),以后每隔6小時服10片。
⑤上海蛇藥片
[劑型]片劑。由上海制藥廠生產。對蝮蛇、尖吻蝮、竹葉青等毒蛇咬傷有效,對蝰蛇、眼鏡蛇和銀環蛇咬傷也有較好療效。
[用法]首次服10片,以后每4小時服5片,病情減輕后改為每6小時服5片,一般1個療程為3~5天。中毒危重病者可酌情增加。
⑥廣西蛇藥片
[劑型]片劑。由荔浦制藥廠生產,對眼鏡蛇、竹葉青、銀環蛇等多種毒蛇咬傷有效,本藥具有明顯的止痛、止血、利尿和興奮呼吸中樞等功能,無副作用。
[用法]首次服15片,以后每3~4小時服1次,每次10片,連服3~4天,蛇傷中毒危重病人可酌情增加藥量。 ⑦福建蛇藥
[劑型]水劑。由福建制藥廠生產,對各種毒蛇咬傷有效。
[用法]首次為100~200毫克,中毒危重病者可增加至300~400毫克,以后每3~4小時服1次。病情減輕后,每次改為50毫克,每天3~4次,一般療程3~5天。
⑧群生蛇藥
[劑型]片劑、針劑。由上海中華藥廠生產,該藥對蝮蛇咬傷有特效。
[用法]片劑首次8片,以后4~6,/‘={.,每天3~4次。還可將藥片劑茶調濕敷于傷口周圍腫脹處,可以減少感染和腫脹。針劑首次4毫升,以后每次2毫升,每天4次。
⑨群用蛇藥
[劑型]片劑。該藥治療眼鏡蛇和蝮蛇咬傷有效。
[用法]首次8片,以后每次4~6片,每天3~4次,嚼碎后用溫開水吞服。
蛇藥治療蛇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按各種蛇藥的說明書進行,用藥劑量應根據不同病情在醫師指導下酌情增減。孕婦忌用蛇藥,防止流產或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