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筋通絡酒
配方:烏梢蛇、雞血藤、生川烏、生草烏、海桐皮、伸筋草、海風藤各15~25 g,黃芪、秦艽、木瓜、牛膝、白芍、丹參、當歸、枸杞子,各15~25 g,白酒5 000 mL。
制法:將前15味藥切片,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30天后,過濾去渣,即成。
功用: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養血舒筋,活血通絡。
主治:風寒濕之邪入絡,氣血阻滯引起的肩、腰、膝等部關節疼痛。適用于急性與慢性風寒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 mL,日服2或3次。
附記:引自《藥酒匯編》。

風濕關節酒
配方:烏梢蛇(酒制)、萆薢、川芎、當歸、倉術、白芍、佛手各150 g,牛膝、草烏(甘草、銀花水制)、桂枝、松節、羌活各90 g,防風、雞血藤、人參、甘草各120 g,木瓜、威靈仙各60 g.穿山龍,志褐草、紅曲、五加皮、獨活各240 g,紅糖3 000 g,白蜜5 000 g,白酒適量(約50 kg)。
配方:烏梢蛇(酒制)、萆薢、川芎、當歸、倉術、白芍、佛手各150 g,牛膝、草烏(甘草、銀花水制)、桂枝、松節、羌活各90 g,防風、雞血藤、人參、甘草各120 g,木瓜、威靈仙各60 g.穿山龍,志褐草、紅曲、五加皮、獨活各240 g,紅糖3 000 g,白蜜5 000 g,白酒適量(約50 kg)。
制法:將前23味藥粗碎,(除紅曲外)置容器中,裝回流罐,另取45。白酒,分次加入25 kg、15 kg、10 kg,再加入紅曲對色,每次均加熱至酒沸30 min,取出藥液,將殘渣壓榨,榨出液與3次浸出液合并,置罐內,混勻,貯存1個月,靜置濾過,即得。
功用:驅寒散風利濕,活血通絡止痛。
主治: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疼痛、肩背沉酸、四肢麻木)。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 mL,日服2次。
附記:引自《北京市中成藥規范》(第二冊)。孕婦忌服。

祛風蛇酒
配方:蛇肉(蘄蛇肉佳)1 500 g,當歸、炙黃芪、川芎、白芍、白芷、川續斷、菊花、酸棗仁(炒)各10 g,寬筋藤,大秦艽、走馬胎、熟地黃、五加皮、牛膝各13 g,炙黨參、菟絲子、杜仲各19 g,遠志、干姜各12 g,枸杞子、威靈仙各25 g,獨活6.5 g,桂圓肉200 g,陳皮5 g,紅棗400 g,50。白酒3 000 mL,40。白酒1 640 mL,。
制法:先將蛇肉用白酒適量潤透,蒸熟,冷卻后置容器中,加入50。白酒,密封,浸泡90天;其余25味藥搗碎,置容器中,加入40。白酒,密封,浸泡45~50天,合并濾液和榨出液.加入香精適量,攪勻、濾過,即成。
功用:祛風祛濕,活絡強筋,通絡止痛。
主治:風濕性關節炎、手足麻木不舒等癥。
用法:口服。每次服30~60 ml。,日服3次。外用可將此酒燙熱涂擦患處,日擦3或4次。
附記:引自《藥酒匯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