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毒蛇咬傷者,根據情況分析病人病情輕重和中毒的深淺,判斷預后,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這對于搶救治療,是很有必要的。
(1)凡老人、幼兒、孕婦,患有慢性疾病、體質虛弱或精神過度緊張及對蛇毒過敏的患者,可能病情嚴重。
(2)被毒蛇咬傷頭頸部附近,或咬中血管,特別是咬中靜脈血管者,則中毒深,病情發展快。
(3)凡是被毒蛇咬住不放,反復咬數口,或毒牙殘留在體內,則蛇的排毒量可能多些。
(4)凡被蛇體大、久未進食的毒蛇咬傷則中毒深,被正在交配的毒蛇咬傷,一般癥狀較重。
(4)凡被蛇體大、久未進食的毒蛇咬傷則中毒深,被正在交配的毒蛇咬傷,一般癥狀較重。

(5)被含神經毒的毒蛇咬傷,全身中毒癥狀出現愈早則中毒愈深,病情愈嚴重,呼吸停止發生越快,搶救越困難。
(6)凡是傷口出血不止,全身有廣泛性淤斑,都有可能發生休克,在后期要注意防止急性腎功能衰竭。

(7)多數認為,凡被冬眠后剛出洞的毒蛇咬傷,一般中毒深、病情重。但據安徽祁門蛇傷研究所觀察,冬眠剛出洞的毒蛇的排毒量,遠沒有冬眠前將進洞的毒蛇排毒量多。我們從臨床角度認為,蛇剛出洞時的蛇傷危重型病人并不多,而多數危重的蛇傷病人,是發生在每年的7~10月份,尤其在蛇進洞前較多見。這可能與蛇的覓食活動是否處于興奮及激怒狀態,又和人的體質及活動情況等因素有關。至于中毒深淺、病情輕重則與蛇傷種類、咬傷部位、體質強弱、放毒量多少等因素有關。預后的好壞是與中毒深淺、病情輕重以及急救措施是否及時、正確有關。毒蛇咬傷一般都是進行性加重,高峰期過后,就會逐漸減輕。發生合并癥者,就可能呈起伏狀態;有后遺癥者,則會出現持續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