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科不同蛇種或不同亞種蛇毒之間的成分,其抗原在性質上往往有相似的成分,制成的抗毒血清,盡管單價,但能中和不同蛇種的某些成分,稱交叉中和作用。交叉反應越強,相似成分越多,從而可供臨床上治療同科蛇種或不同亞種蛇的蛇傷。現將我國制備的抗蛇毒血清的交叉中和實驗介紹如下。
1.抗蝮蛇毒血清對同科不同蛇種的交叉中和實驗
用小白鼠做內中和實驗,抗蝮蛇毒血清每毫升分別中和竹葉青蛇毒及烙鐵頭蛇毒各1.5 mg(干毒),中和五步蛇毒l mg,詳見表17—1。
表17—1 抗蝮蛇毒血清對不同蛇種的中和實驗

從實驗結果看,抗蝮蛇毒血清對竹葉青蛇毒和烙鐵頭蛇毒及五步蛇毒有較強的保護作用,臨床上也證實有治療價值。但從五步蛇毒的中和效價看,要用較大劑量的抗毒血清,效果不太滿意。在無五步蛇毒抗血清的情況下可一試。我們用五步蛇毒抗血清做實驗,同樣的結果,抗五步蛇毒血清對竹葉青蛇毒和烙鐵頭蛇毒有較強的保護效價,臨床也證實該血清可以治療竹葉青蛇和烙鐵頭蛇咬傷。因此,當時就沒有制造抗竹葉青蛇毒和抗烙鐵頭蛇毒的單價血清。
2.抗蝮蛇毒血清對不同亞種的蛇毒交叉中和實驗
(1)新疆蝮蛇。新疆蝮蛇的體形較小,但毒力很強。江浙蝮蛇的毒力為LD10~25ug(腹腔),新疆蝮蛇的毒力為LD55.7~15ug。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用該兩種抗蛇毒血清對該兩種蛇毒的粗毒和純化毒(神經毒)做了中和實驗分析研究,結果見表17—2。
表17—2 新疆蝮蛇和江浙蝮蛇抗血清交叉中和實驗

表17—2顯示的是低水平蛇毒即以保護實驗動物50%不死亡的毒力所用的血清量,表明該兩種血清對兩種蛇毒中和所需抗血清差異不顯著。筆者用高水平即高濃度血清(抗血清不稀釋)與不同濃度蛇毒做中和實驗,江浙蝮蛇抗血清每毫升中和新疆蝮蛇毒1.2 mg干毒,新疆蝮蛇毒免疫的抗血清可中和新疆蝮蛇毒3.2 mg干毒。結果表明,兩種蝮蛇毒之間差異較大。中科院生理所實驗結果表明,兩種蛇毒成分中和所需血清差異不大,說明神經毒兩種蛇相似,但江浙蝮蛇抗毒血清中和新疆蝮蛇毒明顯低于新疆蝮蛇抗毒血清,只能說明新疆蝮蛇毒神經毒素高于江浙蝮蛇毒。因此,利用新疆蝮蛇毒免疫制造抗毒血清效價不易提高,較難制備滿意的抗毒血清。由于新疆蝮蛇咬傷病人少,所以未生產該血清。江浙蝮蛇抗毒血清能中和新疆蝮蛇毒1.2m咖l,在沒有新疆蝮蛇抗毒血清情況下,可以利用江浙蝮蛇抗毒血清治療。
(2)日本蝮蛇。中國蝮蛇抗毒血清對日本蝮蛇毒具有很強的交叉中和作用,甚至比日本制造同源抗毒血清還強。日本學者Kawnura和Sawai用中國抗蝮蛇毒血清和日本制造的抗蝮蛇毒血清做了中和比較實驗,結果見表17—3。我們也做了中和實驗,由上海自然博物館提供的日本蝮蛇毒,其毒力為LD5030.13(腹腔),中國抗血清可中和日本蝮蛇毒14.7mg,ml(血清濃度15%)。得出同樣的結果,中國蝮蛇抗毒血清效價高。
表17—3 日本蝮蛇和中國蝮蛇抗毒血清交叉中和作用

·用0.1 rnl含蛋白濃度為0.25%抗蛇毒血清中和蛇毒致死量;”出血霉量。
從表17—3的結果看,無論致死毒或出血毒,中國蝮蛇血清的中和蛇毒量遠強于日本產血清。因此,日本連年從中國進口中國產抗蝮蛇毒血清。
(3)中國抗蛇毒血清與美國的響尾蛇同屬蝰科蝮亞科,其蛇毒的相似成分如何,尚無有關資料。1989年在桂林召開的國際毒素會議上,認識了美國的A.T.Tu教授,并在上海與杜教授交流了抗蛇毒血清的研制,提供了我國生產的抗蝮蛇和五步蛇兩種血清,希望與美國生產的抗響尾蛇血清進行比較研究。后由J.Zurczyk、A.T.Tu作了對比研究。中國產抗血清為液體;美國產抗血清由Wyeth Lab制造,為凍干制品,每支抗血清用10 ml生理鹽水溶解。中和試驗方法以0.15Ⅱd血清與50恤g不同濃度的蛇毒溶液混合,混合物置37℃環境中孵化0.5 h,然后靜脈注射0.2 IIll于小鼠體內,24 h后記錄小鼠成活數,效價以l ml血清中和微克蛇毒表示。結果見表17-4和表17—5。 ’ .
表17—4 中國抗蛇毒血清對幾種晌尾蛇毒的中和實驗

表17—5美國抗蛇毒血清對幾種響尾蛇毒的中和實驗

從表17—4和表17—5的實驗結果看,中國抗蛇毒血清對北美和南美的響尾蛇蛇毒均有很強的交叉中和作用,表明蛇毒成分有相似部分。特別對南美的矛頭蝮蛇毒中和作用比美國產抗血清還強,就是說中國抗蛇毒血清可以治療矛頭蝮蛇的咬傷。對北美的東部菱斑響尾蛇咬傷也有治療價值。表17—4中矛頭蝮蛇毒9 900 txg,換算成效價是l 414 LDso;東部菱斑響尾蛇毒6 767ug,換算成效價應是l 6ll LD∞。表17—4的數據是由原文照譯的。
談及多價抗蛇毒血清,由交叉中和試驗表明,我國的蝮蛇毒抗原性具有廣譜性,生產的抗蛇毒血清可與多種蝮亞科蛇毒發生交叉中和作用,可以作為生產多價抗血清的主要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