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選擇以下止痛方法:
1.減壓止痛法
本法適用于腫脹劇烈引起的劇痛。實際操作時必須在嚴格無菌規程下實施:按擴創排毒法多處切開腫脹處減壓,以切開皮膚有毒血水外流為度,不可過深。用銀針或注射針頭遍刺(點刺)腫脹處與傷口,或用三棱針刺“八風”、“八邪’’穴,使毒血水有孔外排。需防止針孔閉合,有較好的減壓排毒止痛效果(切記:五步蛇咬傷早期應慎用此法,中后期禁用)。
2.外洗痛法
本法適用于血液循環障礙導致的疼痛,有活血祛瘀止痛功效(操作見本書第四章第二節)。常與減壓止痛法配合應用,外洗后常可使疼痛減輕,患肢舒適。
3.封閉止痛法
用O.25%~0.5%普魯卡因(手指5~lOmL、上肢40~60n1L、下肢80~120mL)加山莨菪堿液10~30nlg、地塞米松10mg(或氫化可的松50~lOOrng),在被咬傷周圍浸潤注射,或腫脹部分上方2crn處環封1圈。如配合胰蛋白酶局部封閉則更好。
4.靜脈滴注止痛法
普魯卡因O.5~lg(先做皮試),溶于5%或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內,緩慢靜脈滴注。為預防過敏反應,可加入維生素C 500mg。
5.靜脈逆行封閉法
選擇1%普魯卡因液25~30rnL,尋找遠端皮下靜脈,穿刺成功后,抬高肢體行自然驅血后,以充氣止血帶充氣,壓力在250~300mn,Hg。然后緩慢注射藥物。注完后拔除針頭,輕輕按摩肢體,使藥物均勻分布到各個部位。一般注藥后5分鐘可達到止痛目的。然后將壓力松至l(J0~150rnmHg,維持10分鐘后松止血帶。如加入地塞米松或山莨菪堿液,或抗蛇毒血清則更佳(但需防止過敏反應)。
6.冬非止痛劑
哌替啶(度冷丁)50~10Omg、異丙嗪25mg,肌內注射(因有鎮靜作用,一般情況下慎用,無哌替啶時,可單用異丙嗪)。
7.血管擴張法
山莨菪堿液20~30mg或阿托品O.5mg加人5%葡萄糖液中緩慢靜脈滴注??赏瑫r加入地塞米松10~20rng、普魯卡因0.4g、氯丙嗪25mg同時靜脈滴注。
8.中草藥止痛法
方一:兩面針(人地金牛)根皮研粉調水或調酒外涂患處。
方二:竹葉椒、青總管各50g研粉調醋或水外涂。
方三:白芷30g、蜈蚣3條、雄黃3g、冰片適量研粉沖服。
方四:生半夏、生川烏、生南星、地金蓮、胡椒各適量,浸泡白酒中外涂,或研粉調醋或水外涂。
方五:鬧洋花的鮮花或鮮果實及葉搗爛后外敷傷腫處。
方六:外敷止痛法:重用本書第四章第二節“中草藥外敷法”中的方二、方三、方四、方五,有良好止痛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