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膽自古以來就被奉為珍貴的中藥,最早記載見于漢朝《名醫別錄》,現廣泛應用于臨床。蛇膽性涼,味苦微甘,有行氣祛痰、搜風去濕、明目益肝的功效,臨床上應用于治療眼赤目糊、咳嗽多痰、神經衰弱、高熱神昏、小兒驚風等,均有良好療效。
1.取蛇膽的時間
就蛇膽質量而言,一年中以冬季的為佳,秋末、夏初者次之。至于平時取蛇膽,為使蛇的膽汁有較多的積聚,宜在取膽前把蛇餓上1星期左右,這樣可使蛇膽汁增加,膽色變深。另外,有人利用柴油刺激的方法增加蛇膽重量,即將蛇放入密封的房間里,用柴油灌服使蛇的消化加快,柴油直接被吸收入膽囊。采用此種方法的蛇膽質量很差,且含有害成分,不宜采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有的人將活蛇剖腹取膽用開水吞服,其缺點有二:①一個很完整的蛇膽往往有好幾克重,一下子用開水吞入,能真正被腸吸收的最多只有零點幾克,絕大部分不能被身體吸收而排泄出去,造成浪費;②有少數人對某些蛇膽會產生過敏反應,有一定危險。

2.取蛇膽的方法
(1)蛇膽的摘取 宰殺可直接剖腹摘出蛇膽,或在加工成蛇條的同時將皮膚、內臟與膽一同取出。如果不剝皮活蛇直接取蛇膽時,以兩腳分別踏住蛇的頭和尾,使蛇腹部向上,用左手食指頂住蛇背,以拇指自前向后按捺,觸及一枚硬度似鼻尖、大小似拇指或花生米的圓形物,即為膽囊的位置。這時左手按住膽囊不使之滑動,右手用鋒利的小刀劃一道長約2~3厘米的刀口,然后左手擠壓此刀口,黑綠色的蛇膽就會滑出刀口處。蛇膽需連同膽管取出,膽管有一定長度,可利用膽管自身的長度打結,也可以用線吊住膽管,使膽汁不致外溢。人藥的蛇膽顏色大多為碧綠。個別種類如烏梢蛇膽,從野外捕捉的也有橙黃或淡紅的,但飼養后也變為深綠色。蛇膽的顏色大多以碧綠為佳,淡黃或橙黃色的蛇膽稱為“水膽”,通常不入藥。
(2)活體取蛇膽汁 活體取蛇膽汁時不宜用腳踩蛇,較好兩人相互配合操作,先摸準膽囊所在位置,然后稍微施加壓力,使蛇膽略突出于腹面,用以75%酒精消毒過的小號注射針頭刺入蛇的膽囊慢慢抽吸蛇膽汁。抽膽汁時不應全部抽光,按蛇體大小,每次約可抽取到O.5~3.0毫升。兩次抽膽汁的時問應間隔3~4周。將抽出的膽汁放入消毒過的玻璃瓶中,進行真空干燥。一條蛇只能摘取一個蛇膽,采用活體取蛇膽汁的方法每次所采的膽汁雖少于一枚膽囊內的膽汁,但可以多次采集,積少成多。
3.蛇膽的保存
蛇膽的保存有兩種方法:
①曬成干品 將蛇膽懸掛凌風晾干或文火烘干,或放入干燥箱內烘干而成。若用火烘干,切忌猛烈,否則會引起蛇膽破裂。若放在玻璃上晾,應在未干時經常翻動,等到膽皮干燥時則放在玻璃上就沒關系了。切忌把蛇膽放在紙上晾之,會粘在紙上難以取下。制蛇膽干的膽,不宜用酒泡,否則容易產生“霉色”,外觀難看。
②酒浸泡 泡膽的酒宜用50度的糧食燒酒,用酒量不宜多,以達到能防止變質的較小量為度。瓶口適當大些,若小,取膽時易導致膽汁溢}JJ膽外,此瓶應放于陰涼處。市售的“三蛇酒”,即以小玻璃瓶裝有適量的50度糧食白酒,放人3枚蛇膽泡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