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蛇毒毒素
①蛇毒中的細胞毒素造成傷口局部的細胞損害、炎癥反應、劇烈疼痛以及組織壞死,其基本病理改變是組織破壞、細胞變性、腫脹、壞死、滲出、血液郁滯、血液成分外滲等,進而組織缺血、瘀血、出血。符合祖國醫學中“經絡阻隔、氣血凝結、局部氣滯、氣滯則不通、不通則痛以及氣滯血亦滯”等血瘀概念。
②蛇毒中的出血毒素、凝血毒素造成的微循環障礙,引起的廣泛性全身各處出血以及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過程,符合中醫的“惡血內留”及“離經之血”,中醫認為出血之證也屬瘀血。《血證論·瘀血篇》說:“然概是離經之血,雖清血、鮮血,亦是瘀血”。
③溶血毒素導致的紅細胞破壞,使大量非結合膽紅素潴留在血液中,造成血液的理化性質發生改變,成為“污穢之血”,也屬于瘀血。

(二)其他因素
①局部結扎過緊過久,加劇局部微循環障礙,導致局部“經脈阻滯、瘀血內停”。《靈樞·經脈篇》說:“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血先死”。死血,瘀血也。
②局部冷凍療法過久,由于“寒”性凝滯,血遇寒則凝,《靈樞·癰疽》說:“寒邪客于經絡之中則血泣,血泣則不通”。導致血瘀發生。
③若不究根源,專事止澀,過用寒涼,濫用止血藥,可留滯成瘀,加重微循環障礙,使離經之血凝而不能排出體外,未離經之血郁滯不暢,加重瘀血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