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觀毒牙 吻端蘄蛇頭大而扁平,三角形;吻端尖,向上翹起,習稱“翹鼻頭”;口寬大,上頜除有兩排細小的牙齒外,尚有一對或一對以上管狀毒牙,習稱“龍頭虎口”。偽品赤鏈蛇、環紋游蛇、灰鼠蛇等吻端鈍,不上翹,上頜僅有兩列細小的牙齒,無毒牙。
(2)觀頰窩、頰鱗、眼眶前后鱗 蘄蛇鼻孔與眼眶問有頰窩,頰鱗2~3枚,眶前鱗2~3枚,眶后鱗1~2枚。赤鏈蛇無頰窩,頰鱗1枚,眶前鱗2枚,眶后鱗3枚。環紋游蛇無頰窩,頰鱗1枚,眶前鱗1枚,眶后鱗3枚。灰鼠蛇無頰窩,頰鱗3枚,眶前鱗2枚,眶后鱗2枚。
(3)觀背鱗、尾尖鱗蘄蛇背鱗橢圓形,前段21~23行,后段17~19行,起棱,鱗片近游離端有端窩;尾尖未端鱗1枚,側扁而尖長,呈爪狀,習稱“佛指甲”。赤鏈蛇前段背鱗19行,后段15行,不起棱,鱗片近游離端無端窩,尾尖無爪狀鱗。環紋游蛇前段背鱗19行,后段17行,除最外側1~2行外均起棱,鱗片近游離端無端窩;尾尖鱗細長,不呈爪狀。灰鼠蛇背鱗菱形,前段15行,后段ll行,鱗片近游離端無端窩,尾尖無爪狀鱗。
(4)觀腹面 蘄蛇腹部灰白色,剖開兩側有黑色類圓形的斑塊,習稱“念珠斑”。赤鏈蛇腹面淺黃色,無“念珠斑”。環紋游蛇腹面黃白色,靠近背面部分有黑色橫斑。灰鼠蛇腹面黃白色,無“念珠斑”。
(5)觀背面蘄蛇背面灰褐色或紅褐色,兩側各有黑褐色與淺棕色組成的“V”形斑紋17~25個,其“V”形頂端在背中線上相接,習稱“方勝紋”。有的左右不相接,呈交錯排列。赤鏈蛇背面灰褐色,分布有暗紅色橫斑。環紋游蛇背面灰褐色,分布有黑褐色環紋。灰鼠蛇背面灰褐色至黑褐色,無斑紋。
(6)觀脊椎 蘄蛇脊椎骨上有一個特殊構造,即在每節椎骨體的腹面都著生一個上突的倒鉤狀的棘突。前后椎體下突基本同形,多為彎刀狀,向后傾斜,尖端明顯超過椎體后隆面。赤鏈蛇、環紋游蛇、灰鼠蛇及游蛇科其他雜蛇的脊椎骨均無倒鉤狀的棘突。根據此特征可以較容易地把蘄蛇與其偽品、偽造品區別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