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寄生蟲感染引起的疾病稱為寄生蟲病。依據該寄生蟲寄生部 位的不同,又可分為體內寄生蟲和體外寄生蟲。寄生蟲病也會傳 染,其死亡率低,但寄生蟲會影響蛇的生長和繁殖,也不可忽視。 蛇感染寄生蟲的途徑主要有兩個:①蛇吃了含有寄生蟲糞便污染的 飲水、飼料而受感染;②由于吃了體內有寄生蟲的小動物(如雛 雞、老鼠、青蛙等)而感染寄生蟲病。
(一) 病因
蛇體內寄生有多種寄生蟲,這些寄生蟲多從食入的動物身上傳 染而來。這些寄生蟲在蛇的身體內寄生后,輕則削弱蛇的體質,引 起其他疾病,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其身體健康,重者直接導致蛇 死亡。
(二) 癥狀
寄生蟲一旦寄生在蛇體,便會奪取蛇體的營養,如蛔蟲、絳 蟲、血吸蟲等在腸內掠奪其營養物質,而螨蟲在體外吸收營養產生 毒物刺激蛇,使蛇發癢不安,致使蛇體營養不良,生長緩慢、消 瘦,產卵減少,使抗病力減弱,易感染其他疾病,造成蛇體內某些 器官的阻塞。大量蛔蟲寄生時,會造成腸阻塞;鞭節舌蟲寄生時, 會造成呼吸道阻塞,引起蛇的死亡。
(三) 治療
給蛇驅蟲現采用兩種方法,即體內驅蟲法和體外驅蟲法。
體內驅蟲法若從經濟和實用兩方面看,當屬鹽酸左旋咪唑注射液無疑,不 僅可以內服,而且肌內注射的吸收效果快且完全,1支5毫 克(5%)的左旋咪唑能適用蛇50噸。因使用劑量較小,對蛇(易 深部肌注)無局部性的刺激,其用量僅為驅蟲凈的一半,若與敵百 蟲合用可擴大抗蟲范圍,如線蟲、絳蟲、血吸蟲、蛔蟲、圓線蟲均 有驅除作用,用藥后2?6小時即發生作用,可間隔1周再用1次; 也可每年驅蟲2次,多在春秋兩季進行。
外用驅蟲法
用藥可選用阿維菌素粉劑、丙硫苯咪唑粉劑、左旋咪唑粉劑 等,使用劑量為阿維菌素0_1毫克/千克體重;丙硫苯咪唑的劑量 為10毫克/千克體重;左旋咪唑的用量為20毫克/千克體重,對蛇 進行適時浸泡,從而達到驅蟲的目的。
驅蟲原則:在為蛇驅蟲時.應遵循“高效低毒、廣譜價廉”的驅蟲原則,即少量使用一種抗寄生蟲的藥物就可以驅除多種寄生 蟲。另外,在對大批蛇進行驅蟲治療或預防時,應先以少數蛇予以 試驗,密切注意觀察其反應和療效,確保此藥安全有效后再全面使 用。此外,無論是大批給藥還是預試驅蟲,都應事先了解驅蟲藥的 特性,慎防出現中毒現象,同時要備好相應的解毒藥品,嚴防出現 不測。
驅蟲的注意事項:
使用驅蟲藥要對蟲下藥,即驅什么蟲用什么藥,不能盲目 用藥驅蟲,這樣不但收不到效果,而且還會帶來不良的副作用。
決定用藥驅蟲時,應進行驅蟲實驗,即先選擇中等體重的 蛇做實驗服藥,當證實安全有效時,方能進行大批蛇的驅蟲。
用藥量要準確,用量少了,驅不出蟲,而用藥量多了,會 發生中毒。
要反復驅蟲,目前使用的驅蟲藥,殺滅成蟲的效果極好, 但殺滅幼蟲的能力較差,因此應在第一次驅蟲7?10天后再驅蟲1 次,以殺滅幼蟲變成的成蟲,做到徹底驅蟲,確保蛇體健康。
(四)預防
清理、處理好蛇糞是關鍵。蛇糞每日或隔天要清掃,不能長久 不清。清理的蛇糞要集中堆漚,以殺滅糞中的蟲卵或幼蟲;其次, 要搞好蛇園、蛇房、蛇窩的環境衛生,特別要注意飲水和食物的清 潔;三要定期消毒和更換蛇窩內的墊料與墊土,防止寄生蟲在此繁 殖;四是不能讓蛇接觸不潔凈的食物和水源,蛇場較好在每年的初 夏和初秋進行2次集中驅蟲,也可在夏天不定期地在水溝或水池中 投放四環素,供蛇飲用和洗澡。幼蛇出殼后,每10天在水盆中放 1次四環素供其飲用,對以后寄生蟲的減少有明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