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毒蛇咬傷病人的治療,一般是在急救處理之后進行的。去醫 院就診治療的同時,若毒蛇被打死,連同毒蛇一起帶去,經醫生確 認后,能加快治療速度,提局治療效果。
治療蛇傷的方法通常有抗蛇毒血清療法和中醫療法。
抗蛇毒血清療法
目前公認具有特效作用的藥物是抗蛇毒血清,在我國已經生產 的有以下幾種:抗蝮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抗銀環蛇毒血 清、抗眼鏡蛇毒血清、抗蝰蛇毒血清、抗金環蛇毒血清。這些抗蛇 毒血清分別對蝮蛇、五步蛇、銀環蛇、眼鏡蛇、蝰蛇、金環蛇所致 的蛇傷有特效作用。
有的抗蛇毒血清,還有用于治療其他種類的毒蛇的咬傷,如抗 蝮蛇毒血清同時對竹葉青、烙鐵頭的咬傷也起作用。眼鏡王蛇的咬 傷引起的病情大多比較嚴重,目前還沒有抗眼鏡王蛇血清的情況 下,可采用抗眼鏡蛇毒血清和抗銀環蛇毒血清同時注射。
抗蛇毒血清的使用,愈早愈好,注意用量,一次的劑量要用 足,必須達到控制病情而使中毒癥狀不再發展的效果。如果用晚 了,心臟、腦及腎臟等器官將產生嚴重的器質性病變。這種抗蛇毒血清是一種針劑,可作靜脈注射,或肌內注射、皮下注射。一般采 用靜脈注射,藥物作用的效果最快。用藥的劑量不分成人和小孩, 小孩的用量均與成人一樣。
在注射抗蛇毒血清時,首先要進行皮試,其操作方法是:先抽 抗蛇毒血清0.1毫升,再抽取生理鹽水1.9毫升,混勻后抽取該稀 釋液0.1毫升,注射于病人前臂內側的皮下,觀察15?20分鐘, 如果皮丘不超過2厘米,周圍也不見毛細血管擴張,則視為陰性, 可以注射抗蛇毒血清。注射時,可將抗蛇毒血清加生理鹽水,作3 倍稀釋,然后緩慢地推注。如果有的病人皮試陽性或陰性可疑時, 就需要作脫敏注射。
抗蛇毒血清是蛋白質類藥物,不耐高溫,一般要求保存在 25°C以下的暗處,或置于冰箱中。保存的時間,目前所使用的抗毒 血清,有效期均為3年,故使用時應核對生產時期。合格的制品, 應澄清透明,若出現混濁則不能使用。
中醫療法及常見驗方
中醫療法主要考慮因蛇毒引起的各種癥狀,采取的綜合治療的 一種方法。著眼于清熱解毒,通便利尿,涼血止血,熄風定驚等。 因此毒蛇咬傷的早期,用抗蛇毒血清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若用藥 較晚而已引起某些器質性的病變,則抗蛇毒血清也不起作用。
目前,各地藥店均有治療蛇傷的中成藥出售。如上海蛇藥、南 通蛇藥、群生蛇藥、湛江蛇藥、季德勝蛇藥及蛇傷解毒片等,各地 還有許多中草藥單驗方,均有一定的療效。
因蛇毒的毒性有三種類型,即神經毒、血循毒和混合毒,按中 醫辨證理論,分別稱為風毒型、火毒型和風火毒型。因此,用藥也 就不同。本書著重按類介紹一些中藥驗方,在介紹方劑之前,先列 一些治療蛇傷常用的中藥(表9-3),供參考。
表9 |
3 |
治療毒蛇咬傷常用中藥 |
|
藥名 |
性味 |
功效 |
用量(克) |
白芷 |
辛溫 |
發表、祛風、止痛 |
3?10 |
細辛 |
辛溫 |
散寒、止痛、鎮咳 |
1.5?6 |
生姜 |
微溫 |
散寒、溫中止嘔、祛痰 |
3?10 |
蟬蛻 |
甘寒 |
散風熱、解痙、退疹 |
3?10 |
菊花 |
甘苦微寒 |
除風熱、明目、養肝 |
3?12 |
大黃 |
苦寒 |
瀉熱、通腸、破積、行疲 |
3?10 |
石膏 |
甘辛寒 |
清熱散火、除煩止渴 |
10 ?60 |
梔子 |
苦寒 |
清熱、利水、止血 |
3?10 |
夏枯草 |
苦辛寒 |
清肝火、散郁結 |
5?10 |
犀角 |
苦酸咸寒 |
清熱涼血、解毒定驚 |
1.5?3 |
牛黃 |
苦平 |
清心解毒、開竅定驚 |
0. 5?2. 5 |
生地 |
甘苦寒 |
清熱、滋陰、養血 |
6?12 |
丹皮 |
辛苦微寒 |
清熱、涼血、散疲 |
6?12 |
赤芍 |
苦微寒 |
活血通經、涼血散腫 |
3?12 |
黃芩 |
苦寒 |
瀉肺火、清濕熱 |
3?6 |
黃連 |
苦寒 |
瀉心火、燥濕解毒 |
1.5?6 |
黃柏 |
苦寒 |
瀉肝火、清濕熱 |
3?6 |
膽草 |
苦寒 |
瀉肝膽火、清濕熱 |
3?6 |
銀花 |
甘寒 |
清熱解毒 |
10 ?30 |
連翹 |
苦微寒 |
清熱、散結、排膿 |
5?10 |
青黛 |
咸寒 |
瀉火、涼血、解毒 |
1.5?6 |
射干 |
苦寒 |
瀉火、解毒、散血 |
3?10 |
車前子 |
甘寒 |
利水通淋、清熱明目 |
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