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蛇毒血清的療效,雖然各國的報道不一致,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即無論是動物試驗 還是臨床療效,在現有的蛇傷藥中,還沒有一種藥物的療效超過它,其他藥物目前還只能 作為抗蛇毒血清的輔助藥。例如美國每年被毒蛇咬傷者約7 000人,經抗蛇毒血清治療, 其中死亡15人,死亡率為0. 21%,但未用血清之前,全國每年蛇傷死亡200人(Russell, 1969)。
我國傳統采用中草藥治療毒蛇咬傷,在防治蛇傷方面收到一定效果,但死亡率較高。 據解放軍102醫院的資料,自1963年?1972年,共收治蛇咬傷患者194例,死亡17例, 死亡率為8. 8%(中國人民解放軍102醫院,1974);江蘇無錫自1959年?1971年共收治 蛇咬傷1 803例,年平均死亡率為4%(孫新甲,1984);1970年才開始推廣應用抗蛇毒血 清,目前從收集到的3 768例患者中,僅死亡16例,平均死亡率為0. 42%。具體結果詳見 表 5-21-13。
1.抗蛇毒血清應用越早,療效越好抗蛇毒血清是以抗原抗體原理制備而成。這種抗 體一經注射進蛇咬傷病人體內,能追蹤分布于體內的蛇毒,起到“摧毀”作用。所以患者及 早使用特效抗蛇毒血清,蛇毒在體內尚未起到破壞體內臟器之前就被抗體中和掉,可使患 者不發生中毒癥狀,對已產生中毒癥狀者也不再擴展。如表5-21-13中上海生物制品研究 所等臨床觀察530例竣蛇咬傷患者,死亡6例,均是在蛇傷24h后接受抗蛇毒血清治療, 體內臟器受蛇毒不可逆性破壞所致。又如江蘇無錫崇安醫院臨床總結“中西醫結合治療竣 蛇咬傷中毒癥”一文中使用抗蛇毒血清1 242例,在6h?12h內使用抗蛇毒血清者均屬輕 中型病例,占96. 6%,在1天?2天就出院,是由于蛇毒未發揮毒性作用就被中和所致;危 型病人占1.3%,都因咬傷后24h以上才接受血清治療,體內臟器已受蛇毒損害所致。具 體結果見表5-21-16。
表5-21-16中采用上海蛇藥治療178例,由于該藥無特異中和蛇毒的能力,所以發展 成重型病例要比抗蛇毒血清多得多。表明對于蛇傷患者必須盡快應用有效的抗蛇毒血清, 以便中和體內蛇毒。
表5-21-16上海蛇藥及抗蛇毒血清治療情況統計
型 |
蝮 |
蛇咬傷分型情 |
況 |
輕中型(%) |
重型(%) |
危型(%) |
|
178 |
57. 86 |
30. 33 |
11.81 |
(上海蛇藥) |
|
|
|
1 242 |
96. 6 |
2. 04 |
1.36 |
(抗蛇毒血清) |
|
|
|
2.中毒動物接受抗蛇毒血清治療時間和劑量的相互關系抗蛇毒血清在臨床上已證 實必須早期應用才能起到顯著效果。如果耽誤治療時間是否完全無效,蔣克賢等人用動物 做試驗,見表 5-21-17、表 5-21-18、表 5-21-19。
表5-2KI7抗蝮蛇毒血清對不同中毒劑量和不同時間的治療結果
試驗組 |
20g小鼠中毒 劑量(Mg) |
接受抗蛇毒血清時間 (min) |
抗蛇毒血清劑量 (IU) |
結 果 (死亡數/試驗數) |
1 |
60 |
10 |
100 |
0/5 |
|
|
30 |
100 |
0/5 |
2 |
100 |
10 |
165 |
0/5 |
|
|
20 |
165 |
1/5 |
3 |
200 |
10 |
330 |
0/5 |
|
|
20 |
33X5 |
5/5 |
|
|
20 |
33010 |
4/5 |
4 |
400 |
10 |
660 |
4/5 |
|
|
20 |
660 |
5/5 |
對照組 |
30 |
/ |
/ |
5/5 |
表5-21-18抗五步蛇毒血清對不同中毒劑量和治療時間的關系
試驗組 |
20g小鼠中毒 劑量(pg) |
接受抗蛇毒血清時間 (min) |
抗蛇毒血清劑量 (IU) |
結 果 (死亡數/試驗數) |
1 |
280 |
5 |
4 |
0/5 |
2 |
280 |
10 |
4 |
3/5 |
3 |
280 |
10 |
10 |
2/5 |
4 |
280 |
10 |
20 |
1/5 |
5 |
280 |
10 |
40 |
1/5 |
對照組 |
140 |
/ |
/ |
5/5 |
表5-21-19抗銀環蛇毒血清對豚鼠中毒后不同時間的治療結果
試驗組 |
250g~300g 豚鼠. |
接受抗蛇毒血清時間 |
抗蛇毒血清劑量 |
結 果 |
中毒劑量(Mg) |
(min) |
(IU) |
(死亡數/試驗數) |
|
1 |
50 |
5 |
65 |
0/3 |
2 |
50 |
20 |
65 |
4/4 |
3 4 |
50 50 |
20 40 |
65X10 65X10 |
0/4 4/4 |
對照組 |
2. 5/xg |
/ |
/ |
4/4 |
抗蛇毒血清對動物的中毒劑量和不同時間接受抗血清治療的結果表明,動物不管中 毒劑量有多大(一定范圍內),只要及時注射足夠劑量的抗蛇毒血清,可以將中毒動物救 活。在表5-21-19中,2. 5Mg蛇毒就能致死250g?300g重的豚鼠。注射50f_tg蛇毒,相當于 20倍絕對致死量,只要及時注射足夠劑量抗血清,動物全部存活。其次耽誤治療時間對蛇 傷患者是最可悲的,表5-21-17第3組中毒200Mg,相當于7倍絕對致死劑量的蛇毒,及時 注射足夠量抗血清,動物仍被救活,但從lOmin延至20min接受血清治療,即使抗血清增 至10倍劑量,仍不能救活動物。特別是表5-21-18中,對被五步蛇咬傷來說,超過一個絕 對致死劑量,耽誤5min,抗血清增至10倍,仍有個別動物死亡。從表5-21-19中可以看出, 被銀環蛇咬傷中毒,接受抗血清從5min延長至20min,增加10倍劑量抗血清,仍可救活, 但延至40min就不起作用。所以在一定時間范圍內,對某些毒蛇咬傷,增加抗血清劑量有 效(如銀環蛇),而對某些毒蛇效果就不明顯(如五步蛇)。
3.抗蛇毒血清臨床使用劑量與毒蛇的排毒量有關毒蛇咬傷后送往醫院搶救,往往 被使用劑量所難,究竟應注射多大劑量,這要取決于中毒程度,而中毒程度又取決于毒蛇 咬傷時進入體內的蛇毒量。這又涉及蛇體的大小以及蛇是否吞食過食物等因素。通常蛇 體大又未吃過東西的排毒量一定大。蔣克賢等以上海花木公司動物收購站的蝮蛇在不同 月份和蛇體大小做了排毒量試驗,為了取得客觀數據,舍去大小,取中等個體(平均體重 80g?90g),其排毒量在25mg?32mg之間(干重)。其毒力在10. 35Mg?14. 75叫之間(見 表5-21-20)。同時,又在次年的6月份采集7條特大的蝮蛇測定排毒量,并將每條蛇的長 度、重量和排毒量均分別測定,結果見表5-21-21。
表5-21-20蝮蛇不同月份排毒量及其毒力
|
表 5-21-21 |
大蝮蛇排毒量及其毒力 |
|
|
|
|||
蛇 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平均 |
蛇體長度(cm) |
68 |
69 |
70 |
60 |
64 |
70 |
67 |
67 |
重 量(g) |
180 |
186 |
181 |
178 |
183 |
174 |
176 |
180 |
排毒量(mg) |
68 |
128 |
105 |
79 |
118 |
48 |
62 |
87 |
LD50及95%可信限 |
8. 4士 1. 5(/xg) |
|
|
|
|
|
不同月份體重相近的蝮蛇排毒量在7月份和8月份較高,6月份和9月份無明顯差 異,除6月份外,毒力也無明顯差異。連續2年,選擇個體大的蝮蛇測定其排毒量,大蝮蛇 的體重為平均中等體重蝮蛇的2倍,而其排毒量也是2倍有余,結果見表5-21-21。7條蝮 蛇平均體重為180g,較大排毒量高達128mg干重,平均排毒量為87mg。這樣高的排毒量 尚未見過報道,可能這些毒蛇較長時間未吃過東西,所以毒液較多。但也發現有2條蝮蛇 一點毒也取不出來(可能在捕捉前已排過毒,未計算在內)。從表5-21-21的結果,證明蛇 體大,排毒量大,是絕對可靠的。用不到50g的小蛇取毒做實驗,其排毒量會在10mg以 下。這樣較大排毒量和最小排毒量相差10倍左右。所以抗蛇毒血清在臨床使用時,就應 根據病人的咬傷時間和中毒程度判斷毒蛇咬傷時進入體內的毒量來決定注射抗蛇毒血清 量。如果咬傷后數小時,病情發展很快,表明進入體內的蛇毒多,就應加大抗蛇毒血清量。 非常嚴重者,應比說明書劑量加大3倍?6倍,才能達到理想療效。這和延誤使用抗蛇毒 血清時間而增加抗蛇毒血清的劑量在意義上是不同的。如果耽誤使用抗蛇毒血清,蛇毒在 體內作用,使體內臟器發生不可逆器質性病變,所以增加抗蛇毒血清劑量起不到作用(見 表5-21-19的試驗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