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蛇病發生的原因
蛇的抗病力強,野生蛇很少患病。但在人工飼養條件下,蛇患 病的概率往往要比自然界的蛇大得多。由于蛇場、蛇窩建設不按生 態養蛇的要求,蛇不能適應,加上環境衛生差、食物、飲水不潔凈, 帶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直接導致蛇感染發病;冬眠期間和出蟄初 期的蛇不進食,機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低,再加上出蟄初期溫度忽 高忽低不穩定,以及梅雨期的濕度大,地面潮濕,也是導致蛇患病 的重要因素之一;引進的蛇由于經過長途運輸,接觸病源機會增多; 或由于運輸擁擠、打架,籠內通風透氣差,高溫缺水等原因,加上 環境和生活條件驟然改變,蛇一時難以適應,所以容易生病。
二、健康蛇與病蛇的區別
健康蛇與病蛇的區別。
二、蛇疾病的一般預防
一般預防蛇病,減少蛇病的發生和死亡,是養蛇成敗的關鍵。 常用預防蛇病方法如下。
清潔養蛇場要經常進行打掃,保持清潔,搞好環境衛 生。蛇窩里鋪墊的干草和沙土要定期更換,保持干燥。
供水蛇飲用的水要潔凈,較好是引進山溪水或自來水。特 別是在炎夏酷暑,由于蛇的活動頻繁,需要的水分較多,必須保證供給。
查病經常檢査和關心蛇的健康情況,一旦發現蛇的活 動有異常或爬行困難,鱗片出現干枯松散,顏色失去光澤,喜歡 孤獨,不愿歸洞,這種蛇可能已經感染上疾病,應及時發現,立 卻隔離,并給予積極治療或作其他處理,以免傳染給健康蛇。
隔離剛購進的蛇或剛從野外捕捉回來的蛇,應單獨飼 養一些日子,以便于觀察健康情況,如果發現有傷病現象,應立 即治療,等治好后才能放進蛇場中與其他蛇一起飼養。
消毐定期使用來蘇爾、新潔爾滅或生石灰等消毒劑對 蛇場進行消毒處理,一般每1?2個月進行1次。
四、大群養蛇的防病措施
大群飼養的蛇場應嚴格科學飼養管理,制定并實施完善的衛
生防疫制度,貫徹執行“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方針。嚴格做 好下列防疫工作,將病害降至最低程度。
蛇場門前應設有消毒池。進場人員要消毒鞋底,伺養員進 人大池打掃衛生必須換鞋。
蛇池及窩室放養蛇前要徹底消毒。各種用具、物品進人蛇 場前要清潔消毒。
購買種蛇時,向賣主了解該批蛇原來的生活環境(窩池構 造)和飼料品種,以便盡量按照原來的方式伺養,如改變飼料, 要由少至多,逐步更換。
放進蛇池之前,每條注射0.4?0.5毫升氯霉素或慶大霉 素,以預防疾病。
逐條體檢,如有外傷及時涂擦碘酒,傷口較深的涂敷云南 白藥或利福平,發現拉稀要隔離治療。
原來已養有蛇的,新買蛇暫時不能放人合群,須隔離飼養 觀察7?10天后,檢查確認無病才能合群。
引進種蛇7天內,每天飼喂做到“三看”看精神、看食欲、 看糞便,發現有病要及時治療。
喂餌料之前要詳細檢査,剔出變質腐敗的餌料,沾有污泥 水的餌料要用清水洗凈晾干才喂,勿喂被農藥污染的餌料。
科學分群,將大小一致的蛇放在一個池或立體箱內飼養。
蛇池及窩室要保持清潔、陰暗、干燥、透氣、冬暖夏涼。
?控制伺養密度,防止互相咬傷和堆睡壓死。
?餌料要求新鮮、多樣化,經常補喂礦物質、維生素飼料, 增加營養,提高抗病能力。
?飼喂陳舊餌料之前,須用EM原露兌水3倍希釋液浸泡10 分鐘后再飼喂。 /
?保持蛇場安靜,場內禁止高聲喧嘩,謝絕外人參觀。
?外來采購、參觀人員出于安全考慮,應把蛇樣品放進透明 封閉的玻璃箱,移到辦公室或會客室,供選擇和觀賞。
?外來運蛇的車輛一律停在蛇場圍墻外,帶來裝蛇的籠具需
經嚴格消毒才能進場裝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