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類是爬行動物中最多的一個類群,在我國分布的 具有很高經濟價值的蛇類就有40余種,資源豐富。過去 人們以采集利用野生資源方主。20世紀80年代,在國 內先后有專家進行蛇類人工養殖和開發利用技術的研究, 全國各地均興建了不同規模的養蛇場,較大的蛇場有廣 東省番禺市蛇場,還有廣西梧州外貿蛇養殖基地等。銷 售活蛇和蛇制品的大市場,有廣州、深圳、汕頭、上海、 北京、南寧等地,市場價格看好。其他地方的市場也有 巨大的潛力。
我國目前作為經濟動物飼養的蛇類有20多種,大 部分為毒蛇,少部分為無毒蛇。發展較快的有眼鏡王蛇、 銀環蛇、眼鏡蛇、金環蛇、五步蛇、’竹葉青、蝮蛇、蝰 蛇等。沿海地區有飼養海蛇,我國東北地區主要伺養蝮 蛇3無毒蛇中有烏梢蛇、灰鼠蛇、滑鼠蛇、赤鏈蛇及蟒 蛇等。從收集到的文獻看,國外養蛇作為經濟動物飼養的種類不超過50種,但作為研究或觀賞伺養的種類已超 過千種。
目前蛇類飼養大致可分為三種情況:一是科研觀察 性詞養;二是觀賞性飼養;三是作為經濟動物飼養。三 種情況差別較大,本書探討的是第三種情況。據調查, 目前我國超過萬條以上的養蛇場有數百個,主要分布于 廣西、廣東、湖南、江蘇、山東、浙江、江西等省(自 治區)。廣西梧州市蛇園自1956年建立至今,面積已達 3000多米2,園內設有蛇洞、蛇倉、蛇場,其出口量占 全國蛇類出口量的二分之一,是我國乃至東南亞較大蛇 園之一。湖南省永州市1993年起充分利用地域和蛇類 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永州異蛇養殖,1998年全市有一定 規模的養殖場已發展到上百家,年產值達4000多萬元。 大部分蛇場是模擬生態環境,將蛇類養殖同園林綠化相 結合,已成為今后發展養蛇事業的雛形。
到目前,我國已經成功掌握蟒蛇、眼鏡蛇、滑鼠蛇 和王錦蛇等的人工繁育技術,在商品蛇繁育、開口餌料 和混合詞料開發、無冬眠商品蛇詞養技術等方面取得較 大進展,具備了商業性繁育利用的條件,且存欄量和年 出欄量達到較大規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