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傷病人,特別是血循毒及混合毒中毒時,急性的腎臟損 害較為多見,此種損害大多為可逆性,只要度過危急階段,絕 大多數患者腎功能可以完全恢復。發生器質性腎功能衰竭的 機會甚少(據蝮蛇咬傷642例中統計,僅發生2例),-旦發 生,則往往會引起嚴重的后果。由于腎臟是蛇毒由體內排泄 的主要臟器,因此,保護和維持正常腎功能就顯得十分重要。
蛇傷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發病機理,直到目前為止還 未完全明了,從病因分析,主要偏重于腎中毒學說,近來開始 對水及電解質紊亂亦引起注意。
(一)發病原因
1.腎中毒蛇毒對腎臟有直接的損害。尖吻蝮、矮蛇咬 傷能引起腎臟出血,眼鏡蛇咬傷能引起腎小管變性及毛細血 管擴張。蝮蛇咬傷能引起大量溶血,海蛇咬傷能引起橫紋肌損 害,前者產生的血紅蛋白,后者產生的肌紅蛋白,可能大量沉積 于腎小管內,造成中、下腎單位腎病。由于腎實質受損和尿路 阻塞,如不及時處理,病人可在一周后死于急性腎功能衰竭。
2.腎缺血蛇傷后大量溶血、出血,有效血容量減少或 心搏出量減少,都能引起選擇性的腎血管收縮及腎血流量顯 著下降,而腎血流量顯著減少持續時間過長后,則不可避免地 將發生腎臟缺血、缺氧,進而引起腎小管的壞死。
3.水與電解質平衡失調臨床已有發現,并開始為人們所重視。其發病機理,尚未完全闡明,但是各種原因,如脫水, 嘔吐、腹瀉、長期低滲補液所致的水與電解質平衡失調,會使 腎血流量減少,則是無疑的。是否還有其他因素,有待進一步 探討。
(二)臨床表現
早期出現少尿(24小時尿量不足400毫升),繼之出現血 尿,血紅蛋白尿或肌紅蛋白尿。因少尿而引起氮質血癥及代 謝性酸中毒,可發生惡心、嘔吐、厭食、頭痛,嚴重時驚厥或昏 迷。如治療失時,處理不當,由此而帶來體內各種代謝障礙,可 出現周圍水腫,肺水腫,腦水腫甚至心力衰竭的癥狀和體征。
(三)治 療
1.早期治療臨床早期癥狀,比較可靠的指征是有血 (肌)紅蛋白尿或血尿,尿量突然變少;同時再結合尿的比重、 尿鈉、尿中尿素的測定,可作診斷參考。正確處理及早期的合 理治療,認真把好腎功能這一關,是防止發生器質性腎功能衰 竭的有力措施。
(1) 排除毒素:根據不同蛇種和不同地區,選用具有利 尿消腫,解毒作用的中草藥,如半邊蓮、白花蛇舌草、徐長卿、 九頭獅子草、魚腥草、杠板歸等,全草一至三兩,鮮汁內服,一 天分三次。
(2) 保持尿量:如嘔吐,多汗,進食少,有脫水傾向時,可 酌情補液。早期均以髙滲葡萄糖液為主。在血容量突然減少引 起休克時,盡早恢復血容ft,以防止對腎臟的損害。輸液量是 一個需要斟酌的問題,一般輸液量使尿量保持在24小時500 毫升以上。對鈉鹽的補充應嚴加控制,每1000毫升溶液含有2克鈉鹽,已大致足夠。不可把單純輸入鹽水或高滲葡萄糖 液作為一項治療措施,因為這樣不但不能達到治療目的,反而 會引起血漿稀釋,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臟負擔,使病情更加復 雜化。為了合理地補液,必須準確記錄出入量,結合病情、生 化檢查及尿量,對補液數量、種類及速度作出計劃,隨時根據 情況調整,以防并發肺水腫和心力衰竭。
(3) 保護腎臟:有血尿者,應使用右旋糖酐500毫升,減 少紅細胞破壞。同時使用5%碳酸氫鈉、堿化尿液,按5毫升/ 公斤/日計算,分次靜脈注射,使尿的pH呈偏堿性或中性,持 續使用2?3天。
(4) 選用升壓藥物:在血壓下降時,早期盡可能不用或 少用影響腎血流量的血管收縮藥,避免腎血管收縮,尿量減 少,發生腎功能衰竭。
利尿藥物的應用:尿量減少(每小時平均尿量不足 30毫升)時,早期應用利尿合劑,靜脈滴入,使腎血管舒張,減 輕腎實質損害程度。必要時每天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