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繁殖優勢明顯多于其他蛇類
烏梢蛇的繁殖行為是卵生,也就是直接產出蛇卵。性成熟后的 青年蛇多在每年冬眠初醒后,于第一次蛻皮或飲水開始后便逐漸有 了交配行為。一旦雌雄青年蛇完美交配成功,雄蛇的精子就可以在 雌蛇體內存活數年之久,且可連續多年產下受精卵。交配成功后的 青年孕蛇,多在每年的6 ~8月份產卵,其產卵數量多在8 ~20枚不等,數量超過30枚的也不在少數,故烏梢蛇又有“高產母親”的美 譽,這是該蛇明顯優于其他蛇類的地方。
在烏梢蛇孕蛇產卵期間,養蛇人亦要養成每天進場及時撿拾蛇 卵的良好習慣,然后根據撿拾時間按序進行人工孵化。孵化期間的 環境溫度要保持在25 ~32攝氏度之間,其空間環境濕度盡量維持在 65% ~ 85%之間。因蛇卵開始孵化的時間各不相同,故幼蛇孵化出殼 的時間也不相同。一般情況下在35 ~55天出殼,但也有個別提前出 殼的幼蛇,按日期記錄的時間僅在25 ~30天之間,可這并不排除孕 蛇產卵后沒有及時撿拾出來的狀況,有可能因此便有了時間上的孵 化出殼差異。
2.幼蛇投喂時的細節要點
烏梢蛇幼蛇正常養殖中的通常情況是:它們一旦主動捕食“飽 餐” 一頓后,5 ~7天不需要再次投喂,再行投喂應在5?10天之內。 或直接拋開這些死板的文字數據,干脆根據幼蛇具體的進食情況酌 量投喂,以幼蛇總體蛻皮順暢、長勢均勻、狀態活潑或撲咬狀明顯 為宜。
人工養殖的多數情況下,烏梢蛇幼蛇的這種投喂頻率可至冬眠 前的周期不變,只是投放食物的個體可以逐漸加大,以日漸長大的 幼蛇能夠順利人口為宜。另外,新鮮可口食物的投喂量一定要足量 供應,應達到幼蛇數量的2 ~3倍或稍多,食物略有剩余或浪費也在 情理之中。在充足多樣化食物供給良好的前提下,可讓蛇從小養成 按時進食的良好習慣。有條件者可定期投喂乳鼠或冰鮮鼠,這對幼 蛇的快速生長和良好發育十分有利。
烏梢蛇幼蛇的養殖,關鍵是適口性好的食物要給予充分的滿足。 幼蛇同其他“蛇類后代” 一樣,極好地繼承了其“祖輩”喜歡進食 蛙類和鼠類的食性,故養殖中應盡量足量投放,以此保障幼蛇良好 發育和健康生長。
吃多喝多,眼觀一切正常無恙的幼蛇,養殖中會發覺其身體不 斷長大,其蛻皮也變得頻繁而完整,這是人為衡量它們長勢快慢的 重要標準。養蛇人日常管理及時跟上去的較好回報,就是一條條幼 蛇逐漸成為健壯的青年蛇,然后周而復始,繼續一如既往地長大或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