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48歲的朱令善,家住新野縣沙堰鎮秦堰村,臨近白河。朱令善小時候常下河摸魚捉蝦,河中經常有水蛇出現,為了保護自己,跟著大人學捕蛇,每當他下河回來,常常將捕到的水蛇給村里人看,與蛇結下了不解之緣,也逐漸掌握了蛇的一些生活習性。
朱令善曾是新野縣工業局的職工,1996年下了崗,上有老人下有兩個上學的孩子,生活逼著他要另謀出路。后來他在雜志上看到關于養蛇的介紹,考察后發現蛇的抗病力強,蛇膽蛇衣等能做藥材,銷路不愁養殖利潤也高。他在農村長大,小時候就喜歡抓蛇玩蛇并不害怕。1997年初,他到湖北襄樊買蛇,當時蛇只有二十多元一條,他買了七八十條。這種蛇叫王錦蛇又叫菜花蛇、黃蟒蛇,體大力強,行動迅速無毒,較大可長到2米以上,為了怕毒蛇傷人,他買的全是這樣的無毒蛇。

朱令善曾是新野縣商業局的職工,1996年下了崗,上有老人下有兩個上學的孩子,生活逼著他要另謀出路。后來他在雜志上看到關于養蛇的介紹,考察后發現蛇的抗病力強,蛇膽蛇衣等能做藥材,銷路不愁養殖利潤也高。朱令善是在農村長大,小時候就喜歡抓蛇玩蛇并不害怕。1997年初,他到湖北襄樊買蛇,當時蛇只有二十多元一條,他買了七八十條。
朱令善:“到山東、陜西、河南這些養蛇的我都去看過,我知道人家養蛇基本上都要賺錢,沒有虧的,所以我心里有個數。”
朱令善沒有想到整個縣城竟然找不到地方養蛇。他的老家在新野縣沙堰鎮秦堰村,還有閑置的房子。想來想去他決定回老家養蛇。朱令善的妻子住在縣城,因為丈夫回村養蛇兩人一直冷戰。1998年4月,她突然接到一個電話,說朱令善在外地出事啦。朱令善的妻子:“小販子打電話說朱老板在這里出事了,派出所來把蛇沒收了,把人也帶進去了,帶到派出所去了。”原來,朱令善到西峽縣收蛇時,忘了帶野生動物馴養證被拘留了,妻子叫親戚趕往那里送證才把他領回。自己吃苦受累全是為了這個家,而妻子卻不能理解,朱令善滿肚子委屈無處傾訴,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朱令善:“心里再委屈也沒法跟她說,就是怕她難受,干這個事也很難。”經過此事,妻子才知道朱令善養蛇的艱難,這讓她又氣又心疼。

朱令善多了個心眼,為了不讓村民知道害怕,他趁晚上偷偷把蛇運回了村。常言到蠓蟲過去也有影,就在第二天,他養蛇的事被村民們發現了,為了不讓村民們害怕,朱令善琢磨了幾天想出了一個招,給村民表演玩蛇,他專門在空閑時找人最多的地方玩蛇,這一招還真靈,他玩蛇時吸引了不少人趕來看稀奇,使村民們慢慢對蛇有了認識,村民李化舉:“經常他拿蛇,好像玩得就跟玩小蟲子一樣,拿了一根繩子一樣,一點都不用害怕。”
他不斷到外地養殖戶那里收蛇擴大規模,一個月也難得和妻子見面,這讓妻子很生氣,而他也是有苦難言。朱令善:“有時候一天都不敢吃飯,也不敢喝水,大小便你就要離開車上,當時比如說我帶一次蛇就是帶個300斤,假如誰拿跑一袋子,那都給我造成損失。”
朱令善的妻子丁建敏:“看他吃苦受累也心疼,你也干擾不了,他毅力非常強,干啥事他認定的事,他非要搞成。”一周后,妻子告訴朱令善,她把代課老師的工作辭掉了。朱令善的妻子:“后來想想這畢竟是一家人,兩個孩子的父親,家庭的頂梁柱,他一個人搞這么吃苦,萬一這個頂梁柱有個啥閃失,這個家庭不完了。”有了妻子協助,朱令善勁頭更大了,他不斷購蛇擴大規模,加上繁殖的小蛇,到2000年初,他的蛇增加到了1500多條。妻子把代課老師的工作辭掉了朱令善心理很不是滋味:“太委屈她了,覺得把她的工作丟了,也有點對不起她。”
十幾年風雨兼程,十幾年寒心茹苦,朱令善養蛇終于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