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公蛇比母蛇性成熟要早一些,所以要注重公母蛇的合理配比。一般用野生公蛇和家養母蛇配種較好,公母比例為1:3為科學配比。
2、個頭小的蛇種類比個頭大的蛇種類性成熟要早。
3、交配前,公蛇主動尋找母蛇,叫做逐偶。這時飼養員要注意,不要驚憂到蛇的交配,要盡量少的去蛇房打憂蛇。
4、蛇交配時,雌蛇的皮膚和尾部會分必出一種特有的強烈氣味,公蛇可以跟蹤氣味找到母蛇。
5、冬眠蘇醒后的種蛇,是先交配,然后才會進食,所以飼養過程中要注意先后順序。
6、公蛇和母蛇在一起后,主要靠嗅覺相互識別,公蛇用交配器插人母蛇的泄殖腔進行交配,每次交配只使用一個交配器。
7、在交配季節,一條公蛇可與很多條母蛇進行交配,而母蛇一年只能交配一次。因此人工養蛇可以按1公3母比例配備。神龍養蛇基地的何國昌老師通過10來年的試驗研究發現,有條件的情況下,一公一母的比例交配受精力更高,母產蛋量更多。他的眼鏡蛇在交配時用蛇箱一公一母搭配,最多時一條眼鏡蛇母蛇產蛋46個,大部份有30多個。
8、蛇的交配時間在0.5到12小時不等,交配時人不能去打憂。
9、交配后,精子存留于母蛇輸卵管及泄腔壁,待產蛋時受精,開始胚胎發育。資料記載公蛇的精子在母蛇輸卵管內可存活3?5年。但神龍養蛇場的何老師通過多年試驗比,認為母蛇每年(或每季下蛋)都進行一次交配,蛇蛋受精率要高出許多。
10、我國的經濟蛇類一般為卵生蛇類,像大王蛇一般產蛋10多個,少的5-6個,多的有20多個。眼鏡蛇和水律蛇一般20-30多個,少的也只有10來個。五步蛇一般在20-30多個,蟒蛇就最歷害,2013年何國昌老師的一條緬甸蟒就產蛋121個。交配后,精子存留于雌蛇輸卵管及泄腔壁,待排卵時受精,開始胚胎發育。精子 在雌蛇輸卵管內可存活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