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大型養蛇場來說,種蛇的培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對參配的雌雄蛇進行嚴格的人工篩選,盡量選擇體形大、無傷殘、無疾病、體格健壯、食欲正常,特別是發情交配行為正常的種蛇,才能保證有良好的后代。培育種蛇須從蛇蛋抓起,在孵化前,要對種卵嚴格選擇,要求卵形大、殼色正常、無破損的新鮮卵才能人孵。因幼蛇的生長發育情況也是種蛇培育的重要環節。對挑選出來的種蛇,要給予優厚的飼養管理條件,并施以有目的、有計劃地逐代馴化工作,使養蛇場逐步建立良種核心群。
(1) 留種比例:
(2)季節性選育:每年春秋兩季,應結合出蟄、人蟄進行種蛇的選擇。
①春季選擇:春季蛇出蟄后很快就進入發情配種期,配種前要對雌雄蛇進行一次嚴格的選擇。選擇體型大、體質健壯、食欲正常、活潑好動、無傷殘、無疾病的個體,特別是要選擇發情、交配行為正常的種蛇,組成育種核心群并合群配種。對以生產蛇毒為目的的有毒蛇的選擇,要側重泌毒量和毒液的質量;對全身人藥的蛇類則要側重于體型大小、色澤與花紋等重要指標。

②秋季選擇:人蟄前蛇的食欲猛增,活動頻繁,體質強壯,體內貯備了大量營養。為了安全越冬,入蟄前除要維修好越冬場所外,還要對越冬的種蛇進行一次選擇。選擇體肥、無傷殘、無疾病和泌毒量高、質量好的個體,為其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使其安全越冬,淘汰瘦弱和患病個體,以免冬眠期死亡或傳染疾病。越冬期間要嚴格管理,防止天敵危害。
11.填飼育肥
給成蛇填飼育肥只適用于無毒蛇的育肥,不適用于毒蛇的飼喂,一般在第2次冬眠出蟄后第2次投餌的第4天進行,也可以在成蛇形成成品前或初加工前2~4周開始填飼。開始填飼時由于蛇的食道比較狹窄,1次難以容納大量飼料,必須在混合飼料中加5%~10%水,攪拌成糊狀,每次填稀料100克左右,隔日填飼料1次,填飼3~4次后,經過1周左右的時間,逐漸將食道撐大以后,改為每日填飼1次,每次填飼量為濕重100~150克,填飼時間不宜過長,通常連續填飼15~20天,即可形成蛇產品出場進行初加工。填飼用的飼料盡量利用當地屠宰場或當地易得的動物。如采用多種動物的頭、內臟、昆蟲、蚯蚓等,如有骨骼一定要經過粉碎,以防止蛇的食道被刺傷。也可搭配經粉碎的植物性飼料5%~10%,均勻攪拌后進行填飼。

12.詳細記錄
飼喂人員應力求把養殖經驗與科研工作結合起來,使之既有經濟效益,又有科學成果,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無論飼養哪一種蛇,都應詳細記錄養蛇日記,如蛇在場內或窩內的棲居情況、四季溫濕度、交配情況、孕育產蛋(仔)日期、蛻皮次數、捕食習性、攝食規律、仔幼蛇生長、冬眠過程、病害防治等一系列工作,為日后規模養蛇,逐步提高蛇的成活率或飼養中蛇的保值存養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