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自孵出至第一次冬眠出蟄前為幼蛇期。幼蛇身體弱,抗病力也低,容易生病,因此,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提高幼蛇成活率尤為重要。剛孵出的幼蛇長度約為成蛇的1/5,體重13~32克。幼蛇出殼后就能四處爬行,烏梢蛇和眼鏡蛇的幼蛇會本能地追擊小白鼠,但第一次蛻皮前未見有取食欲望。銀環蛇和赤鏈蛇的幼蛇則顯得溫順,它們藏身在黑暗的隱蔽場所,如木板下、磚塊下、草堆或疏松的土堆里。

幼蛇較好分群飼養,因不同種類的幼蛇大小、食性均有差異,若養在一起會互相干擾、影響生長;食物不足時,亦會相互吞食。
幼蛇可用蛇箱飼養,蛇箱上方要有紗窗,底部應鋪約5厘米厚的干凈沙土,濕度為50%~60%,箱角處放一淺水盆,箱內放些磚塊或瓦片供幼蛇藏身。箱內的沙土中還可放養蚯蚓,以便幼蛇自行取食。

用蛇箱飼養一段時問(30天左右)后,由于幼蛇的身體長度和重量均有明顯增加,活動能力也增強了許多,就可轉入蛇房中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