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蛇冬眠時期所需的溫度相對成蛇要高些,一般幼蛇越冬溫度在11~13℃,相對濕度保持在45%~60%之間,溫度不宜低于9℃和高于15℃,若溫度低于9℃,則幼蛇體能消耗過大,出蟄時易死亡;低于5℃幼蛇則容易被凍死或凍傷;若溫度高于15℃,幼蛇便從冬眠中蘇醒過來,體能消耗過大,也難以越冬。可采用60瓦的黑光燈來進行控溫。切忌讓溫度忽高忽低和時間持續過久,否則會嚴重影響幼蛇的身體健康,使幼蛇易感冒,從而誘發肺炎、口腔炎,降低翌年出蟄的成活率。一般出生第一年的幼蛇不宜在仿自然的環境下越冬,較好是在室內控溫過冬,且與成蛇分開越冬。

在幼蛇越冬期間要記錄其人蟄、出蟄的時問和溫、濕度變化對仔蛇的影響情況。并經常檢查,避免天敵的入侵。由于越冬期的幼蛇與成蛇一樣處于“假死”狀態,對外來的侵害無反抗能力。這時要特別預防老鼠的侵害,雖然老鼠是蛇的美食,但在越冬期,幼嫩無抵御能力的仔蛇也是老鼠的美食。
幼蛇經過越冬期,其體內的脂肪大量消耗,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顯著下降,加之在出蟄后正是春天,陰雨天多,空氣濕度大,外界病原體繁殖快,蛇極易患病。這時期也是幼蛇的死亡高峰期,因此,這時的飼養管理要特別細心,食物要多樣化,對不取食的要采取灌喂,使其體質盡快增強。常對蛇箱或蛇房清理糞便及殘食,蛇房要通風干燥,保持蛇房的清潔衛生。對于行動困難、有患病癥狀的仔蛇及時治療,若有因體質差而死亡不久的銀環仔蛇和烏梢蛇,及時加工成蛇干,不影響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