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對養蛇場所的生態環境進行考察,生態環境對蛇的種群 存在具有多方面的影響和制約,對種群的形成、發展和消亡有決定 性的作用。研究蛇的野生生態環境和原產地的生態環境,用以指導 以后的人工養蛇,對指導生產和獲得較好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這些生態環境調查的指標包括待養殖蛇生存的地理諱度、養殖場所 的海拔高度、大氣壓力、地形地貌、本地的水文條件以及溫度、光 照、濕度、土壤等理化因素。還要對待養殖蛇的棲息地植被、動物 群落組成、食物鏈的構成以及天敵害蟲等生物因素進行調查,作為 確定今后的蛇場選擇、結構布局和養殖方式的依據。
其次是對養殖蛇類的生活習性進行調查了解,在對生活習性調 查了解的基礎上,重點要對即將養殖的蛇的食性及貪物進行調查, 這是因為食物是影響蛇類生長發育最重要的生活因素,包括食物種 類、質量、來源及多寡等情況,在調研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本地的 食物資源優勢,以提高養蛇效益。
再次是對所要養殖蛇的活動規律進行調查,包括:蛇的季節活 動和晝夜活動規律,冬眠時期和活動時期的要求,蛇的繁殖期對養 殖的要求,蛇是單體生活還是群體生活,蛇每日活動與潛伏的時 間、捕食時間與次數、活動范圍與路徑,以及在不同季節的變化等 方面。通過對蛇活動規律的調研,在指導人工馴化、養殖、繁育上 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第四就是對蛇類的市場調査,不同種類的蛇,市場的需求量和 飽和程度填是不同的,這就要對市場進行認真的調査,包括蛇產品 的銷路、價格、需求與供應關系,甚至對蛇在未來幾年內的市場前 景及加工技術等的調查。這些對人工養蛇產業化開發也具有重要的 指導意義,也是決定養蛇經濟效益好壞的關鍵。
最后就是對蛇的敵害進行調查,在野生狀態下,蛇的天敵很 多,其中包括食肉獸類、猛禽類等以鴕為食的動物,蛇體的一些寄 生蟲雖不能危及蛇的生命,但能影響蛇的正常生長發育、繁殖及產 品質量,這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對這些問M進行全面細致的了 解,在人工養殖時就要趨利避害,采取措施,加強防范,避免造成 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