蝰蛇含血循毒,主要為凝血毒與出血毒,毒性較強。能激活第X凝血因子,因此繼發消 耗性凝血障礙。主要損害血液循環系統,引起不同程度的溶血、出血和抗凝血。患者常因急 性循環衰竭和急性腎功能衰竭而死亡。
(―)臨床表現
1. 局部癥狀一般牙痕兩個,深且較大,呈“ ..”形,間距1. 6cm?3. 6cm。被咬傷后,傷 口即感到疼痛,如剜如灼,逐漸加劇,持續不止;傷口初呈黑色,出血不止;周圍和患肢輕度 腫脹,嚴重者腫脹明顯,迅速向近心端擴展至軀干;傷口附近出現水皰、血皰,易發生局部 組織壞死或潰瘍,可深達骨質;局部淋巴結腫痛。
2. 全身癥狀很快出現,見畏寒、發熱、胸悶、心悸、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全身不適。 全身皮膚和肌肉疼痛,觸動時更加劇烈。由于全身廣泛性的中毒出血,早期出現血尿是蝰 蛇咬傷特征之一。從傷肢直至遠隔部位均有皮下出血而形成散在性大塊瘀斑,繼而口腔、 齒齦、鼻、眼結膜出血。如病情發展,可出現嘔血、咯血、便血等出血癥狀。因有明顯的溶 血,患者常出現貧血,鞏膜和皮膚黃染。心臟因有散在性出血而常造成心功能紊亂,出現心 律不齊,傳導阻滯,血壓持續下降。病人因失血過多,時感煩渴,表情淡漠或煩躁不安,面色 蒼白,手足厥冷,脈細數,尿少、尿閉,血紅蛋白尿,瞳孔散大,休克,以致昏迷。因出血、溶血 可導致腎臟損害,有尿少、尿閉、蛋白尿和管型尿,可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此外,由于腦的 出血,可導致昏迷,出現驚厥。病人多因急性腎功能衰竭和急性循環衰竭而導致死亡,少數 由于腦出血死亡。如能及時搶救,大多數能轉危為安,渡過危險期。但恢復一般較慢,局部損傷愈合時間較長。部分病人痊愈后可有傷肢攣縮、運動障礙、淋巴液郁積等后遺癥。此 外,如妊娠、月經期婦女被咬傷者,易引起流產或早產及子宮出血,且不易止血,往往造成 惡果。故對妊娠、月經期婦女被咬傷者,更應特別重視并采取相應有效的措施。
(二) 診斷
(1) 有蝰蛇咬傷病史。
(2) 傷口有一對較大較深而粗的毒牙痕。
(3) 臨床表現:局部和全身中毒癥狀。
(4) 蛇傷免疫學診斷:蛇傷蛇種的快速診斷——天然膠乳凝集試驗陽性。
(5) 輔助檢查:白細胞增加,紅細胞及血紅蛋白減少,出血時間延長,尿膽原增加,血 尿,黃疽指數高,心電圖有竇性心律不齊,期外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