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蛇引種的好壞關系到蛇的存活率和生產能力。經濟蛇類的養 殖生產經營者引種前,要做好市場調查,有目的、有計劃、系統地 收集和分析本地及周圍市場的情況,取得近期的經濟信息,并預測 遠期的市場需求。
蛇是野生動物,養殖經濟蛇類不同于飼養普通家畜。馴化、伺 養及銷售必須到林業部門辦理養殖銷售許可證,獲得許可后,才可 建造養蛇場,購進種蛇進行生產。
(一) 引種季節
養蛇引種的較好季節是在春、秋兩季。春季天氣適宜,引種后 養殖不久便可進人產卵期或產仔期,對初養者尤為適宜。秋季也是 引種的好季節,因為秋季天氣不太冷也不太熱,而且是蛇類捕食的 肛同時也是其一年中最強壯的時候。路途稍遠的養殖戶,可在 這一爭節以進柙蛇。初養者從半大蛇(青年蛇)養起比較適宜。因 牛大蛇在仗勢、抗病、吃食方面好于小蛇苗,在新的生存環境中能較快適應。
(二) 引種前的準備
1.技術準備
蛇類養殖在我國是一項新興的產業,對于大部分人來說知之甚 少。在引種前要通過各種方式,了解蛇類的品種、外部形態特征、 雌雄鑒別方法和年齡鑒定方法等,要明確健康、高產個體的鑒定標
準,以便建立穩定的優質種群。要掌握蛇類生物學特性,如其棲息 環境、食性、繁殖特性等;要根據蛇類的習性要求,提供相應的飼 養條件,如蛇場設計、伺料配制、繁殖方法等;要根據蛇類的生物 學特性,確定引種時間和運輸方式。此外,在引種前,要了解蛇類 的常見疫病及檢疫方法,避免引進帶病或帶毒個體。
2. 制訂計劃
引種前制訂一個詳細的引種計劃,包括:種源地、引種種類與 數量、種群結構(年齡和性別比例)、引種時間、運輸方式、運輸 人員等。引人經濟蛇類的數量、年齡和性別比例,應該根據飼養目 的和飼養規模有計劃選購。已建養蛇場和養殖戶應根據自身實際, 根據種群更新計劃,確定所需品種和數量,有選擇地購進能提高本 場種蛇某種性能、滿足自身要求,不低于自己的蛇群健康狀況的優 良個體。如果是補充核心群,則應對引進的種蛇進行生產性能測 定。另外,所引經濟蛇類產地的環境、自然條件必須與當地的環 境、自然條件大體一致。
3. 物質準備
要作好引種前的一切物質準備,包括運輸工具的制作與消毒、 飼養用具的消毒、飼料飲水的準備、隔離舍的消毒等,同時要準備 一些必需的藥物,用于蛇類的外傷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