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區婦聯組織的“走基層、訪婦情、展風采”新聞采風活動兵分三路奔赴全區各地。記者隨第三小組來到上思縣那琴鄉龍樓村。在一座小山頭上,有一座養了2000多條蛇的蛇場,記者便在這里見到了蛇場的主人梁線嬌。她每天都與蛇相伴,這背后有著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在梁線嬌看來,養蛇首先是一項體力活。蛇場的蛇倉都有圍墻圍著,圍墻足有兩米高,卻只有一塊磚頭寬。記者爬上蛇倉墻體驗了一次,腿都不敢站直,更別說行走了。但這卻是梁線嬌每天走得最多的地方。“我一天要走4輪,一輪走下來要1個多小時。有時候從墻上下來兩眼什么都看不清了,滿臉都是汗水”。
對于梁線嬌來說摔跟頭還是小事,看著蛇一條條死去才讓梁線嬌心痛。“我和蛇吃住在一起,到最后400條小蛇只剩下32條,我當時就想放棄了。”梁線嬌說的是2009年發生的一次事故。由于經驗不足,剛拿回來不久的水律蛇便患上了肺炎,而且傳染得很快。“看著蛇一條條死去,看著大蛇開始吃小蛇,當時我都慌了。”梁線嬌白天照顧蛇,隔幾個小時就去觀察一次,晚上還挑燈夜讀看書找方法。就在那段時間里,原本140斤重的她一下子瘦了20斤。
經過了這次事故,梁線嬌對蛇越來越熟悉,也培養起了與蛇之間的感情。“剛開始喂眼鏡蛇的時候,它們很有攻擊性,人一靠近,它們就會伸出頭,身子也搖擺起來。”梁線嬌說。但是現在,她和蛇已經成為了老朋友,當她把喂蛇的小雞放在蛇倉門口的時候,蛇就會慢慢地出來吃,不再排斥她了。“這些蛇喜歡安靜,如果不小心打擾到它們,它們也會對我很兇。我就批評它們啊,怎么可以對老朋友這么兇啊。”梁線嬌笑著說,一遇到蛇鬧脾氣的時候,她就會靜靜地和它們對視上一陣子,待它們情緒平穩之后就沒事了。
在梁線嬌的眼里,蛇不再是冷血、有毒的動物,“我大兒子和媳婦還有兩個侄子現在都到蛇場來幫我了,小孫子也天天在蛇場里玩耍。一家人都在一起,蛇也成為我們當中的一分子了。”梁線嬌說。現在梁線嬌的蛇場里存欄的眼鏡蛇和水律蛇共有2500多條,預計今年產值可達到50萬。“困難的時候,我得到過很多幫助。2009年虧損十幾萬,幸好有婦聯的婦女小額貼息貸款幫我渡過了難關。現在生意慢慢好起來了,我也想幫助更多的人致富。”梁線嬌對記者說,今年六七月份她將舉辦一次養蛇培訓班,周圍鄉鎮想學習養蛇技巧的人都能到蛇場免費跟她學習,“現在已經有十幾個人報名了,女的還不少。”想著以后會出現越來越多像她一樣與蛇共“舞”的人,梁線嬌笑得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