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養蛇戶:廣西靈山縣屬亞熱帶溫和氣候,人工馴養繁殖蛇有20多年歷史。阮文活是靈山縣人工馴養繁殖蛇最早的養殖戶,他的蛇場由小到大,目前共養活蛇一萬多條,養蛇年收入300萬元以上,人均收入30萬元。擔任靈山縣蛇類馴養繁殖協會副會長的阮文活,還帶領當地及周邊農民養蛇,300多農戶走上致富路。
記者走進靈山縣武利鎮安金村,養蛇成為村民津津樂道的話題。這個村子1479戶6340人,養蛇12萬多條,平均人養蛇20條以上。當地官員介紹說,當地農民人工養蛇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不少自然村幾乎戶戶養蛇,成為養蛇專業村。

欽州市委常委、靈山縣委書記潘雪紅稱,發展人工馴養繁殖蛇,是開發利用蛇類資源和農民致富的新途徑。近年來,靈山縣大力推進“特色農業提升工程”,把發展人工養蛇特種產業作為林改配套及發展林下經濟的重點產業來抓,走出了一條“養殖戶+協會+專業合作社+公司”的養蛇產業新路子,有力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來自當地官方的統計數據,2011年,靈山縣養蛇產值達4.9億元,農民收入2.1億元。目前,全縣有持證養殖場50個,聯合養殖5000多戶,養蛇165萬條,產值達6.1億元,全縣養蛇超萬條以上養殖場8個,解決就業6萬多人。靈山縣持證養殖和養蛇數量躍居廣西首位。

靈山縣縣長蘇英權接受采訪表示,靈山縣已把人工馴養蛇列入當地“十二五”規劃十大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政府每年撥款200萬元以上進行重點扶持,積極推動養蛇特種產業向“生態養殖組織化,大眾養殖科學化,規模經營產業化,產業服務社會化”的方向健康發展,致力把靈山打造成為廣西乃至全國人工養蛇示范縣。
據悉,今年5月,經中國特產之鄉組委會專家評審通過,靈山縣獲得“中國養蛇之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