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業的不斷發展,創新和保守的養殖方法各有千秋,如果要打破動物本身的自然規律生活習性,必須要有多方面的實驗研究才能取得成功,現在創新打破無冬眠方法養殖有待不斷提升。地球上可控制自己體溫的動物稱為恒溫動物,可因環境溫度改變而調節體溫的動物稱為變溫性動物,這些變溫動物在冬天寒冷時,體溫隨著下降,而活動也跟著停止,此時體內對能量的消耗也隨著減少,如此在不吃食物的狀態下也能維持生命,正因為如此,動物在冬眠期消耗體內儲存的食物的速度非常慢。

蛇是冷血變溫動物,都要經過自然界每年冬眠的洗禮,在秋天即將接近尾聲的時候天氣慢慢變冷,溫差過大,就開始入洞,隨著溫度的降低進入冬眠狀態,不吃不喝,呼吸緩慢、心跳微弱,使體內能量消耗降到最低。冬眠動物是在沒有入秋前保證吸收足夠的食物量,這樣才能確保在冬眠中能量充沛,安全度過漫長的冬眠生態規律期, 才能確保第二年的生長和繁殖。
“秋風起,育肥蛇”蛇在入秋的時間就大量進補食物,所以到入秋的時候蛇是比較肥的,要儲備能量來過冬,整個冬天,靠儲存的脂肪生存,所以必須讓蛇吃好、吃飽、營養均衡豐富的飼料,這樣對蛇的抗病力和抗寒強。在我們養殖過程中,想讓蛇安全過冬,就必須先處理好、調節好蛇本身的各方面的生長要求。首先入秋前把寄生蟲問題解決,然后進一步把肺炎潛伏的病毒及腸炎、皮膚病的有關病因清除及治療。進入冬眠的時候,要墊一些保暖草給蛇取暖。就像天氣冷了,人要蓋被子一樣,這樣可以確保天氣溫差有變化得時候,保證蛇冬眠期的溫度需求,減少蛇在冬眠狀態下生病的幾率。現在天氣變化無常,常常出現百年一遇的災難,如果溫度在9度下就要考慮加一些溫差的補給,但是特別注意的是不能高于冬眠需求溫度,要保證不要凍傷蛇的現象。


冬眠時間要定期對蛇房進行消毒,不能經常打擾蛇的正常冬眠。就如同人有病了,需要靜心休養,調理身體,不想太多的打擾。蛇冬眠期間要保證飼養水量充足,要經常在飼養水加一些維生素,給蛇在冬眠時一些補充營養調和抗應激,這樣還可以對冬天的干燥度有一定的好處,其次養殖密度要控制好,加強冬眠養殖管理比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