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名】金腳帶、金包鐵、金報應、金蛇、鐵包金、佛蛇、蛇王、四十八節、玄南鞭、黃金甲、黃節蛇。
【形態及生態】頭橢圓形;通身有幾乎等寬的黃黑相間的環紋;背鱗15行,脊鱗擴大,呈六角形,棱起成脊;尾下鱗單行;尾末端圓鈍。
棲于丘陵山地的水域附近。夜間活動。捕食魚、蛙、蜥蜴、蛇及鼠類。卵生,5~6月份產卵,每產11枚左右。前溝牙類劇毒蛇。
【地理分布】云南、江西、福建、廣東、香港、海南、廣西。國外分布于東南亞及印度。
【經濟價值】食用蛇種。浸酒作藥用。其神經毒素有較強的鎮痛作用,其細胞毒素對人肺癌細胞具一定的選擇性殺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