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孵化過程中,若發現一個卵出現凹皺,可將用沸水燙過并擰干放涼的新毛巾覆于卵上,凡是能重新鼓起的卵便是有生命活力的受精卵,它能繼續發育。其出現凹皺是因它與外界空氣進行氣體交換過程中失水所致,而今它從濕毛巾周邊空氣中又吸回了水分。這種失水、得水的能力,只有孵化過幾天的受精卵才具有。
但蛇卵往往數量較多,用這個笨辦法顯然不行,何況這辦法還難獲得直觀的印象及其具體細節。解決的辦法是用燈光照卵。

較好用一個可以調節燈光明暗的燈泡,通過一個小孔透出光來。蛇卵就置于光透出來的孔徑上。
蛇卵胚胎的發育過程是,凡受精卵,經過5~6d的孵化,就可見到一些血絲——較為細小的血管,而未受精卵則無這種血絲。
受精卵中又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血管布成網狀擴散,并變粗,延伸至U整體;一種是仍是星星點點的少數血絲,再無進展。后者是發育中途死亡的死胎,應棄之。
在照蛇卵時,其蛇頭的移動,可以看得最明顯。而幼蛇的體形,在后期照卵時越來越明顯。

以上各種情況的蛇卵,每次照卵時均應記錄。而對中途死亡卵,必要時還得作解剖和一些檢測,以找出原因,在今后采取糾正措施。
孵化記錄,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項目:入孵的年月日、卵來源、數量、頭照時未受精卵數、中途死亡卵數、蛇卵受精率、中途死亡率、孵出數量、孵出率、死胚數量、弱幼蛇數量、健幼蛇數量、孵化過程中的溫度和濕度變化、供電情況、孵化場的溫度和濕度變化情況以及備注欄等,此外還須有記錄人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