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一只無破洞的大口陶缸(缸的容積并無嚴格限制,由卵的多少而定),洗刷干凈,消毒,晾干,放在陰涼、干燥而通風的房問內,缸內鋪上沙土并逐層壓實。要求鋪的沙土為潔凈的新土,既能保溫又疏松通氣。沙土的濕度以握之成團、松開手后即散為宜。鋪土的厚度,以離開缸口30~40厘米為合適。然后在沙土上面橫排3層蛇卵(切忌豎直排放),并在缸內放一支干濕溫度計,隨時讀取并調整孵化溫、濕度,以確保較高的孵化率。每一層所放的卵數因蛇種的不同而不同,如銀環蛇卵,每34厘米見方可以排放70~80枚。

缸宜放于室內,并且加蓋,但要注意通風。這樣有利于缸內的溫度和濕度保持穩定,同時也可防鼠害。螞蟻也會危害蛇卵,可在缸腳置水隔絕蟻路。如果孵化缸內的溫度過高、濕度太低,可在卵上鋪放潔凈新鮮的苔蘚或青草,兩天更換一次,或噴灑些水,直到溫度、濕度恢復正常為止。如果孵化缸內的溫度過低、濕度過高,可打開缸蓋,放一個熱水袋,內盛60~C的溫水,架空懸于蛇卵的上方,熱水袋不能接觸蛇卵,讓潮氣適當蒸發一些。
為了保證卵四周的溫、濕度均衡,以及胚胎有適當的活動,一般宜l周左右翻一次卵。翻卵動作宜輕,同時密切注意各卵的情況,發現異常,及時采取對策。檢查時,如果卵胚中的網狀脈管逐漸變粗,逐步擴散,則此卵可孵化出小蛇。如果卵胚中無脈管或呈斑點狀且不擴散,則不能孵出小蛇,此卵要及時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