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共知,生命起源于水,水是孕育生命的搖籃,任何生物都不能離開水而生存,動物缺水比缺食物更易造成死亡。
蛇同其他動物一樣,機體含有較多的水分,以血液含水量最多。水在蛇的生命過程中起著特殊的重要生理功能,它直接參與機體每一次物理、化學變化及新陳代謝過程。水在蛇的生命活動中,至少有以下幾種功能。
(1)構成機體重要組成成分。水在機體內大部分與親水膠體結合呈結合水狀態存在。蛋白質膠體水參與構成活細胞組織。由于水與膠體結合而使器官組織保持固有形態,具有彈性和硬度。
(2)參與和促進機體中營養物質的生理生化反應。蛇從外界捕食的動物或人工配合飼料,只有在水參與下才能被消化吸收。吸收的營養物質只有在水溶狀態下才可能發生各種生理生化反應。水不僅參與機體內的水解反應,也參與體內的氧化還原反應和細胞呼吸過程。飼料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分解及單糖氧化產生水,稱為加水反應;釋放水的反應稱去水作用。
(3)水是營養物質在機體中運輸和新陳代謝廢物排出的必需物質。絕大多數營養物質均必須呈溶液狀態才能運送到各器官組織細胞中。與此同時,新陳代謝隨時都要產生代謝廢物,這些廢物也必須在水溶狀態下通過血液循環運送到腎、肺、腸等部位才能排出體外。
(4)水是機體重要的溶劑和潤滑劑。水是一種廣溶劑,在機體內除脂肪等少數物質外,其他如氨基酸、糖類、礦物質、鹽類等都可被水溶解,這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與營養物質的代謝作用。骨關節腔潤滑液、胸腔和腹腔中的潤滑液以及消化道中的消化液中均含有一定的水分,由此可減少骨關節、臟器摩擦和在消化管內潤濕食物,利于消化。

蛇類是較低等的爬行動物,機體對水平衡的調節同哺乳動物有所不同,它們不能將尿液濃縮到超過滲透壓的水平,而是通過改變蛋白質在體內代謝途徑和利用泄殖腔重吸收水分達到機體保留水分的目的。蛇類機體蛋白質代謝的最終產物不是尿素,而是尿酸。尿酸~x,-J-于尿素而言不易溶解,當腎小球濾過液在腎小管內被吸收到一定程度,超過尿酸的溶解度時,尿酸鹽就在腎小管內析出,而留下純凈無尿酸鹽的水,從泄殖腔排出體外。
綜上所述,我們說水是蛇需要的重要營養物質是有科學道理的。除了棲息于荒漠、半荒漠地區的游蛇、花條蛇等耐干旱種類外,大多數蛇都嗜水。蛇有水無飼料,可耐饑餓幾個月甚至1年以上,但若無水又無飼料,其耐饑餓力大大降低。蛇蛻皮也需要較潮濕的環境。自然界可觀察到,當氣候干燥,有的蛇難以蛻皮,往往游至水中浸泡一段時間,然后離水上岸,就可很順利地蛻皮。如果長時間缺水,蛇機體虛弱,蛻皮不暢,極易患病或死亡。鑒于此,人工養蛇應保證長年供給充足清潔的飲水。即使蛇處于冬眠期,有時遇氣溫回升,蛇有可能蘇醒,也需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