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要點
冬去春來,當外界溫度逐漸升高后,幼蛇便結束冬眠逐漸外出 活動了。此時,養蛇人先要及時提供充足潔凈的飲用水,使其虛弱 的身體得以盡早補充,然后再投喂其喜食并多樣化的食物。
春天令養蛇人不盡煩惱的是:無論人們怎樣付諸精細管理和諸 多努力,春天里幼蛇生病或死亡總是在所難免的。因漫長的冬眠結 束后,幼蛇整體的綜合體質較為虛弱,此時很容易染上或輕或重的 疾病。因此,一定要注意搞好養蛇場所內的環境衛生,從而達到預 防疾病的大肆發生。該季蛇窩里的墊土要全部更換并徹底消毒,人 為給出幼蛇一處干燥或干凈的場所,讓它們在適宜的環境里正常生 長,順利迎來它們健康硬朗的“青年時代”。
活動初期如同冬眠期間一樣,都是因幼蛇還處于體小體弱的緣 故,其自衛能力和防范意識不能和成年蛇相比。因此,養殖中除做 好飲水和投喂的具體事宜后,還應特別注意多種致命天敵對春季幼 蛇的侵襲,慎防還未等養好養大卻已被天敵吞食人腹的現象發生, 白白損失了當年即將成為青年蛇的蝮蛇幼蛇。
春去夏來,季節在不知不覺中已進人了盛夏酷暑。由于外界溫 度的一下升高,幼蛇活動的總體水平已完全進人活潑旺盛期,其進 食和飲水較之春末已有了明顯增多,故產生的糞便也逐漸多了起來, 加之有反吐食物殘渣和咬死后沒有進食的動物尸體,多會造成對場 地環境的污染,有時甚至殃及水源。因此,此季必須要勤于打掃和 及時清理,在定期做好群蛇例行檢查的同時,發現病蛇或疑似病蛇 要及早隔離并適時治療,以免傳染到其他健康正常的幼蛇。:
活動高峰季節幼蛇較好的食物依然是小泥鰍、小蛙類、蝌蚪、小鼠和乳鼠,有條件者應盡量定期或不定期地保證投喂,人為助幼 蛇順利蛻皮并健康生長。
2.投喂及季節性填喂要點
幼蛇投喂頻率同其他蛇類幼蛇一樣,至今仍沒有一個頗為準確 的數字,主要根據它們在不同季節的代謝情況而定。例如,6 ~9月 份是幼蛇全年的活動高峰期,它們的食欲均異常旺盛、新陳代謝快 而強,多數會在飽食后的5 ~7天排出糞便(彩圖6-15)。
養殖中對自主進食能力弱或出現拒食的個別幼蛇,可實施人工 填喂助其飽腹,具體的填喂量以一條小泥鰍為宜。當外界氣溫高于 35 ~38攝氏度或以上時不宜填喂,不然會引起幼蛇的嚴重嘔吐。對 填喂多次已出現口腔炎的幼蛇,在填喂前可用生理鹽水或清淡一些 的高錳酸鉀溶液沖洗血污,并在食物中添加少量的抗生素和維生素, 以利幼蛇病害不再繼續加重或無序蔓延。幼蛇填喂后會有大量飲水 的習慣,此時必須予以足量供給,人為助蛇度過高溫季節。
春末和晚秋的氣溫均較低,故幼蛇多數活動表現遲緩,其新陳 代謝也很緩慢,其進食后10 ~ 15天才能排出糞便。故這兩個季節對 個別幼蛇進行人工填喂時,必須在觀察到有糞便排出后,才能進行 下一次的人工填喂,以免引起腸道積食或消化不良現象。嚴重時還 會引起腸道系統的消化紊亂,致使幼蛇出現堵塞肛門或排便不暢的 現象,使原本身體不健康的幼蛇更加雪上加霜,同時并伴有死亡狀 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