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鼠蛇別名烏肉蛇、草錦蛇、長標蛇、水律蛇、黃土蛇、黃鍛 蛇。成蛇體長而粗大,一般在1. 5米以上,有的可達2米左右,是 著名的食用蛇。其肉富含蛋白質,有肉多細膩、人口爽滑、食后余 香的特點,故深受人喜愛。滑鼠蛇還是“五蛇酒”的首選代表蛇之 一,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因此,滑鼠蛇的人工養殖具有良好的發 展前景。
一、養殖場的建設和養殖方式
建設養殖場的關鍵是做好防逃設施,不能讓滑鼠蛇逃出飼養 場。雖然滑鼠蛇是一種無毒蛇,生性膽小,懼怕人類,但若讓養殖 的蛇跑出去,一是可能會嚇著人(尤其是小孩),二是會造成養殖 場的經損失。因此,一定要做好圍墻內壁、四周墻角和墻基的處 理,不能讓蛇有機可乘。在養蛇場內也需要人工做一些假山,栽些 低矮的樹木,開挖水溝,提供水源等。
任何野生動物都會帶有它的遺傳習性,利用這種習性進行人工 飼養較易取得成功。滑鼠蛇的養殖方式有室外露天仿自然牛布放 養、室內飼養和籠箱養殖,其中室外露天仿自然生態放養方式較窗 內飼養方式和籠養方式為佳。因此可以考慮采用室外露天仿自然生 態放養方式進行養殖,而到了深秋或初冬時,可采用自然的太陽光 和溫度來增加滑鼠蛇的養殖時間,一般可用塑料薄膜做成冬棚蓋往 露天倉內的蛇房進行保溫,這種方式可以使蛇的冬眠期減少約一半 時間,也就延長了它生長的時間,增加滑鼠蛇的養殖效益。
二、餌料與投喂
滑鼠蛇是一種晝夜活動的蛇,它的吃食時間不分白天和黑夜。 在捕食時行動迅速,性情兇猛,攻擊速度很快,主要捕食鼠類、檐 蜍、蛙、鳥卵、雞、蜥蜴和其他蛇等,其中以鼠為最嗜好。因此, 它是農田害鼠的天敵,是農村糧食的“安全01 士”。滑鼠蛇在發現 老鼠時就會立即快速追捕,如果老鼠一旦逃人洞穴中,它也會跟蹤 人洞捕捉,如果遇到洞口比蛇體小而導致滑鼠蛇進不了洞時,它便 會守在洞口慢慢等待,一直等到老鼠再次出現在洞口時,便采用襲 擊的方式,閃電般地將老鼠捉住。
幼蛇飼料的選擇比成蛇飼料的選擇更重要,它關系到以后成蛇 的伺料供應,關系到能否進行規模養殖和養殖成本的高低。在蛇苗 出蛋殼后先把蛇苗放人幼蛇池中,幼蛇剛出殼時重量12?16克, 長約30厘米,活潑好動,但不吃食,只給飲水加復合維生素B。 在出殼后的8?10天內第一次蛻皮后,可以投料伺喂。剛開始給幼 蛇投料誘食的時候,就應該以靑蛙作為誘1^,較好不要用牛奶、雞 蛋等進行人工填喂。選擇活青蛙拍死后去其內臟,因其個體較大, 把它切成小塊,放于碟上放進蛇池內,數小時后有的碟基本吃完, 有的吃了一部分,說明幼蛇已懂得采食。當以青蛙為飼料投喂一段 時間后,就應該根據本地飼料供應的實際情況,開始摻喂以后作為 成蛇主飼料的食料,如白鼠、辨化場淘汰的傷殘雞雛和毛蛋典 仔等。
在飼養過程中,會發現有些蛇由于個體體質等原因沒有采食或 采食不足,相對其他大部分蛇重量差別很大,這時就要對它們進行 特別的護理,把這些沒有采食或采食不足的瘦小的蛇篩選出來集中 在一起另外輔以人工喂食。
三、加強溫度管理
滑鼠蛇采食量的多少是決定它生長速度的主要因素。但蛇是變 溫動物,采食量的多少又取決于溫度合適與否。在滑鼠蛇適宜的生 長溫度范圍內(18?32。0,隨著溫度的升高,它的采食率就會增 加,采食量也會加大,如:當溫度保持在28°C以上時,一般采食 率達到80%?90%;當溫度降至20°C時,相對濕度為80%,其采 食率一般降至30%;在溫度降低12-C時,蛇體內的消化酶就停止 對食物的消化作用,因此蛇就沒有食欲。我們可以通過構建塑料大 棚的方式來利用自然界的能量,盡可能地提高或維持適宜的溫度, 促進滑鼠蛇的捕食和生長。
四、加強其他日常管理
一是在養殖過程中要不斷地按蛇的個體大小進行分級喂養,以 免個體相差過大而導致大蛇吃小蛇的現象發生。:
二是從滑鼠蛇的生活習性來看,陽光對它的生長發育有著重要 的影響。滑鼠蛇都喜歡在比較光亮的蛇房門口括動,因此在建造蛇 房和蛇窩時要充分考慮光照的影響。
三是滑鼠蛇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冬眠,在冬眠前要加強投喂, 增加它們體內的營養儲備,在冬眠期間也要注意溫度和濕度的調 節,防止老鼠等敵害入侵。
四是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經常打掃蛇場和蛇窩,保證蛇窩的 干凈衛生,定期更換飲水,及時清除死蛇和殘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