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定蛇毒
1.蛇傷免疫診斷用已知的種特異性蛇毒抗體結合的血細胞或天然膠乳進行反相凝 集試驗,或用已知蛇毒結合的血細胞或天然膠乳(或聚苯乙酰)和已知蛇毒種特異性抗體 進行凝集抑制試驗測定標本中的蛇毒,可進行蛇傷診斷。也可用固相夾心法(RIA)、免疫 放射測定法、雙抗體夾心法(ELISA)、竟手法、間接混合夾心法和酶免疫放大測定法等測 定蛇毒,進行蛇傷的診斷(包括法醫學鑒定蛇毒和蛇傷致死案件。這部分可參見蛇傷的免 疫學診斷)。
2.蛇傷中毒劑量的測定可用上述的RIA和ELISA測定蛇傷病人血中蛇毒的含 量,從而確定蛇傷中毒程度。也可以用上法測定蛇毒在局部的吸收、擴散、各組織器官的分 布和排泄情況的動力學以及對某些發病機制的研究。1977年Reid和Theakston用 ELISA在北尼日利亞和加納對蛇傷病人體內蛇毒含量進行了測定。他們發現在彩鋸鱗蝰蛇毒中毒時,咬傷后6h?34h的血清中,蛇毒仍為陽性。在未給抗蛇毒血清
時,血清中的彩鋸鱗蝰蛇毒在咬傷后27h上升到較大,并且這時尿中也顯示出蛇毒存在。 咬傷2天后,血清和尿中蛇毒的水平幾乎降到零,但血液不凝仍持續存在。這提示了僅微 量的彩鋸鱗蝰蛇毒即可引起人體完全性的脫纖維蛋白。在這種情況下,凝血試驗比 ELISA更為敏感。彩鋸鱗蝰蛇毒的吸收比較慢,因此在中等度中毒時,將有充分時間應用 抗蛇毒血清。他們用ELISA確認了蛇毒是從腎臟排出。給予抗蛇毒血清治療后,出凝血時 間?;謴驼!A硗獍l現血泡液和尿液中蛇毒存在的時間比在血清中還長,前者在2天后 仍常被檢出。一個咬傷后34h出現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人,應用蝰蛇抗蛇毒血清后,出血 和凝血恢復正常。但是腦脊液和尿在咬傷后48h仍保持彩鋸鱗蝰蛇毒的強陽性。這個發 現提示了在蝰蛇咬傷中毒時,咬傷局部的腫脹和血泡形成實際上是一個毒素倉庫,進入這 個倉庫的抗蛇毒血清的量很少,而且毒素將持續從這里釋放引起遲發性中毒作用,甚至致 命的出血。
對血中蛇毒的定量測定也可以檢查抗蛇毒血清和治療蛇傷的中草藥等在體內的治療 效果。
3.蛇毒抗原結構的分析免疫雙擴散、各種免疫電泳、ELISA和RIA可以進行蛇毒 的共同抗原和特異性抗原成分的分析研究。1981年Coulter等應用ELISA結合RIA檢 測了 7種澳大利亞蛇毒、4種眼鏡蛇毒之間的抗原關系。發現4種眼鏡蛇毒僅同一種或少 數幾種澳大利亞蛇毒素之間發生微弱的反應,而眼鏡蛇毒同大多數實驗的抗蛇毒血清發 生強列的交叉反應。這個分析方法對于在無相應抗蛇毒血清的情況下,尋找代替的有效抗 蛇毒血清治療有實用意義。
4.代替小白鼠中和試驗和評價治療用的市售抗蛇毒血清的效力1979年Therkston 和Reid用ELISA體外測定ED5。,同小鼠體內ED5。進行評估。38批不同的試驗抗蛇毒血 清的ELISA ED5。與小鼠體內的ED5。進行比較,得到非常好的相關關系,說明ELISA可 以代替動物中和試驗。它在方法上也節省蛇毒的用量,經濟、快速、簡單,可以作為抗蛇毒 血清效價的初篩方法。
(二) 測定蛇毒抗體
流行病學調查1979年開始,Pugh等應用ELISA結合詳細的農村調查方法證實
了尼日利亞北方人口較密集的大草原區域蛇傷的發病率每年是48/100 000,死亡率為
1%,主要的蛇種是黑頸眼鏡蛇;而在很少開發的Be-nue流域,較遠的南方每年的蛇傷 發病率大約是497/100 000,死亡率為12. 2%。對537份有蛇傷史的標本進行特異性抗體 的分析,有210例(40%)檢出陽性抗體,其中65%是彩鋸鱗蝰蛇毒抗體,13%是咝蝰蛇毒抗體,11 %是響尾蛇蛇毒抗體,8%是黑頸眼鏡蛇毒抗體,3%是埃及眼鏡蛇蛇毒抗體。
追溯診斷利用ELISA檢查蛇傷患者血清中的蛇毒抗體,可以進行蛇傷的追溯診斷。
單克隆抗體的測定常用ELISA測定雜交瘤細胞產生的單克隆抗體,用免疫“印 潰”技術篩選McAb。
(三) 免疫組織化學方面
熒光抗體法、酶免疫定位技術可以進行組織或細胞內的蛇毒、蛇毒抗體的定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