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吻蝮又稱百步蛇、五步蛇、七步蛇、蘄蛇、山谷虌、百花蛇、中華蝮等,它排毒量大,毒性強,是我國十大毒蛇之一,被咬的人如果沒有及時救治,兩小時內就會死亡。
潘仁華今年45歲,湖南常德市人,從1995年開始養蛇,一養就是12年。
潘仁華從小就對養殖有著濃厚的興趣,他下崗后發現藥用蛇前景看好、需求旺盛,開始人工養蛇。。通過自學,1995年春,他多方籌集資金,大膽地承包了專門的場地,開始了養蛇之路。但是潘仁華沒有想到,因為自己養蛇時的異想天開,不僅賠進去幾十萬,他還會和情同手足的朋友分道揚鑣。
為了掌握較好的養蛇技術,除了翻閱書本和向老一輩請教外,他經常到省內外一些養蛇場參觀學習,總結各地的成功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對蛇的科學養殖管理、繁殖方法、病害防治及蛇產品加工和取毒等技術進行全面的了解。經過一個階段后,潘仁華根據蛇場條件和市場對蛇產品的需求量逐步擴大規模。他還掌握了比較先進的囤蛇技術,讓蛇進行反季節休眠,利用蛇價的季節差異賺取利潤,把握市場的主動權。
潘仁華從當地中醫那里了解到,并不是所有蛇的蛇干都可入藥,只有銀環蛇、蝮蛇,和自己飼養的五步蛇、烏梢蛇等是中藥里制作蛇干的原料。知道烤蛇干可以賺錢后,潘仁華的試驗精神又來了,不過這次,他的精神頭兒用對了地方。
慢慢地經過潘仁華的努力和堅持,養蛇有了良性的養殖方式和方法,烏梢蛇和五步蛇養殖獲得了初步成功。
后來他跳過當地經銷商,單獨和藥材商接洽,就是這筆買賣讓他紅遍了常德,很多外地藥商知道后紛紛指名和他定蛇干。很快的,潘仁華用低價的烏梢蛇干和稀有的五步蛇干打響名頭,而當地經銷商卻因為蛇干越賣越便宜,利潤降低了。也就是這樣,他們和潘仁華的關系越來越疏遠。
潘仁華覺得賣蛇就像踢球,得分是最終目的。正是自己堅持以不拘一格的手段不斷摸索,才把每年賣到兩百萬的生意緊緊握在手中,以后養蛇前景會更好。
目前,潘仁華位于武陵區河洑鄉的蛇養殖場養殖規模已經擴大到7畝,年養殖能力近1.5萬公斤,產品主要銷往廣東沿海等地。
欲養毒蛇的養殖戶三思而后行,切忌步入“死胡同”。請勿相信回收的謊言。
注意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炒蛇種”,他們掛著產品回收、免費培訓的招牌,在租住屋(樓)大辦培訓班。然后高價賣蛇種.許諾隨時現金回收產品。然而,時間不長便早已人去樓空,或假借種種理由拒收。以此來詐取養蛇戶的血汗錢。
養蛇業所面臨的另一難題是蛇毒無銷路,有價無市場。目前我國制藥業能利用的蛇毒僅白眉蝮蛇一種,其余只能依賴出口。但近一段時期,國際市場蛇毒價格的波動很大,需求量也十分有限,實際上誰都難以把握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