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蛇有何活動地帶和活動規律
大多數蛇是在陸地上生活,而人工養蛇恰是從這一類中挑選的,可擇性比較大,便于人們從中挑選。野生蛇的棲息大多選擇洞穴、巖縫、草地、樹叢及河溪旁,蛇窩距水源不會超過300米。野蛇出動活動,大多是為了覓食和飲水。當它們飽食歸洞之后,會盤伏5~7天,靜臥等食物消化后再次出動活動和覓食。不同種類的野蛇出洞活動的時間亦有差異。大多情況下,王錦蛇、烏梢蛇、灰鼠蛇等主要在白天活動;赤鏈蛇、虎斑游蛇等主要在晚上活動。而當氣溫過高或過低時,它們的活動時間就會相應延遲或提早。
另外,風和雨等氣候因素也會影響野蛇的活動,有3~4級風時,發現野蛇很少出洞。臺風來臨的前夕,有經驗的捕蛇者能在夜間不到較多的蛇。這些蛇之所以傾巢外出,并非出來“喜迎”臺風,而是因為洞中悶熱難受,憋不住才出洞透氣的。大多數蛇如烏梢蛇、眼鏡王蛇、王錦蛇等,愛在晴朗的白天出洞,盛夏時節有時改在清晨或黃昏,一旦下雨便潛回洞中。可是毒蛇中的竹葉青、五步蛇卻恰恰相反,喜在雨天活動。
從春天到秋天,野蛇雖出洞活動,但活躍程度并不一樣。像初春、盛夏、晚秋,均因氣溫不是過冷就是太熱,其活動較少。野蛇最活躍的時期是在晚春、初夏、初秋和中秋。總之,野蛇的棲息地隨氣溫的改變而不斷變換。一不變的是,野蛇總是不遠離水源。
野外尋蛇要善于掌握哪幾個要點
野蛇和所有的動物都一樣,為了尋得生存和繁衍,它們需要飲水、覓食和適當的活動,還需要適宜的藏身之處。而不同種類的野蛇,由于生活習性和活動規律各有差異,往往對上述條件有其待定的要求。那么,怎樣才能盡快找尋到蛇的棲息地,判斷野蛇洞內的情況呢?下面就分別從以下幾點,幫你從野外尋到蛇。
⑴ 根據蛇糞找尋 一般情況下,野蛇總是把糞便排到洞外的4~5米處。這些蛇糞普遍有股特殊的腥臭味,就能斷定附近肯定有野蛇,并很快找到蛇洞。經驗資深的捕蛇老手,可以從糞便中的殘渣來辨認洞中藏有哪種蛇;或根據觸摸糞便的手感來辨出野蛇的雌雄,因西蛇的糞便要比雄蛇糞便的手感細滑一些。
⑵ 根據蛇蛻找尋 蛇總是經常蛻皮的,且蛻于洞外的草叢和石塊之間。不同的蛇其蛻皮痕跡也比一樣,依稀可辨原蛇的花紋特征。假如在蛇洞外找到一條潮濕、柔軟的蛇蛻,這是野蛇剛剛蛻下的,說明一就在附近;如蛇蛻比較陳舊、干燥或有些破損,說明蛻的時間很長,此處是否有蛇,需在重新判斷;如蛇蛻是卷成一個團的,說明附近有孕蛇。
⑶ 根據蛇洞找尋 由于野蛇經常出入蛇洞,蛇的身體反復摩擦洞口地面,故野蛇的洞口底部總是很光滑。若再仔細觀察洞口附近,還會發現一些脫落的鱗片。如果發現洞口雖然較光滑,但洞口蒙滿蜘蛛網,則說明野蛇早已棄之不用,洞內沒有蛇了。
⑷ 根據蛇痕找尋 每年的春季是野蛇的交配季節,它們大多出洞尋找異性交配。因蛇的交配時間較長,且雌雄蛇交纏扭曲在一起,身下的草叢有被成片、成瘤壓倒的痕跡,這也是有助于人們野外尋蛇的一個好辦法。
野外捕蛇有哪些方法
⑴ 徒手捕蛇法 此法是一種常用的捕蛇方法(初學者不宜使用此法)。采用此法必須熟悉蛇性,有一定的野外捕蛇經驗和技巧,手法及動作運用迅速得當。當看準蛇頭的位置時,立即用手掌把蛇的頭部壓住,用另一只手輕捏蛇的頸部,以蛇不能反身咬到肢體為準。也有的先捉住蛇的尾部,倒提蛇尾后將蛇馴服即可,此法又稱為“拖尾法”。
⑵ 木叉法 在野外發現毒蛇時,可悄悄地從它的后面接近它,然后出其不意,準確地用特制的木叉叉住蛇的頸部,一手固定木叉不讓毒蛇跑掉,另一手捏住毒蛇的頭頸部,并放下木叉握住它的后半部,即可將其活捉,又不被咬傷。
⑶ 蒙罩法 此法適用于捕捉性情兇猛、體形較大的眼鏡王蛇或眼鏡蛇。當捕捉者接近它時,常會豎起頭頸,口中發出“呼呼”之聲,這時可用斗笠、衣服、麻袋或蓑衣等向蛇頭準確甩去,以便罩住它的頭部,并迅速用手壓住,用腳踩住它的身體,再設法抓住頭頸部,快速投入蛇籠。捕蛇經驗尚缺者,不宜捕捉此類蛇,以免造成傷害。
⑷ 光照法 野蛇大多畏光,尤其是金環蛇和銀環蛇,經強光一照立即眼睛昏花。夜間捕捉這兩種蛇,應帶充足電的礦燈照射蛇頭,常使其縮成一團,然后再捉就相對容易多了。
⑸ 網兜法 這種方法適用于捕捉運動中的蛇,以及在水中游動的蛇。即用一長柄網兜(網袋做成長筒形,網眼要密),從蛇身后直罩蛇頭,順勢猛地往回撈,蛇便進入網袋中,并快速扭動網柄,將網袋纏在樹上,鎖住網口,使蛇不能出來,然后將蛇捉出或直接倒入蛇籠中。網兜見圖19。
⑹ 鐵鉗法 對體型較小的蛇類,如蝮蛇、竹葉青、赤鏈蛇等,用家庭常用的普通火鉗,即可將其牢牢夾住。此法簡單易行,工具易得,并且容易操作。
此外,還有誘蛇法、鉤挪法、挖洞法、煙熏法、壓頸法、壓泥法等。
(一)引蛇出洞法 ①引銀環蛇出洞:用數條黃鱔放在無水的面盆內,擺在有蛇的洞口即可誘蛇出洞;②引金環蛇出洞:在蛇籠內放幾條吃青蛙的無毒蛇,放在蛇洞口周圍即可
野蛇鉆窟窿怎么辦
野外捕蛇時,常常會遇見蛇鉆入窟窿(墻縫)的情況。因蛇在被動的情況下又只會往前爬而不后退的習性。此時,若是拽著尾巴使勁往回拖,即便把蛇拽斷了,它也不會自己倒退出來。這時如果換種方式,采取“一松一送”的方法,即拽著蛇尾松手一送后,趁蛇往前爬行的那一瞬間,拽著尾巴猛地往后一拖,就會把蛇從窟窿(墻縫)中拽出來,并且完好無損。
野外捕蛇有使用工具的必要性嗎
一提起野外捕蛇,許多人就會感到發怵。一見到蛇就害怕,不敢逼近,更不敢捕捉。其實,除捕蛇者若對野蛇的生活習性有所了解,對蛇的環境和活動規律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又掌握捕蛇的基本要領和常用方法,起到“左膀右臂”的作用。捕蛇者既順利捉到理想的蛇,又不至于被蛇咬傷,避免因徒手捕捉帶來的意外傷害。
野外捕蛇注意事項
不論采取什么方法捕捉野蛇,都必須確保安全,防止被毒蛇咬傷。為此,必須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野蛇中雖然劇毒蛇能致人死命,但其畢竟只占少數。蛇類是農業豐收的“功臣”,大多數是鼠類的天敵,捕鼠保護糧食是眾所周知的。所以,對蛇類的評價是功大于過,應該提倡保護,切不可濫捕濫殺、破壞生態,做到合理捕捉利用。
第二,野外捕蛇要做好個人防護。捕蛇時,應該頭戴大檐帽,身穿長袖衣褲,較好是厚實的牛仔裝或工作裝,腳穿厚襪及高筒球鞋或運動鞋,還應帶防護手套,千萬不可麻痹大意。
第三,捕蛇時要隨身攜帶急救藥品,如結扎用的帶子,沖洗傷口用的水壺、刀片、吸吮器及治蛇傷用的中成藥或相應的抗蛇毒血清;至少兩然同行,這樣便于互相幫助,確保安全。
第四,使用的捕蛇工具要牢固、長短適宜。裝蛇的容器要輕便耐用,對蛇體無傷損,不同蛇種盡量分開裝。布袋易使蛇悶死,不宜使用。不管是捕蛇初學者或是捕蛇老手,捕捉時都應該使用捕蛇工具,不要徒手捕捉。同時,使用的捕蛇工具應在臨出發前作細心的例行檢查。
第五,及時將捕捉到手的野蛇裝好,將蛇放入時一定要先放蛇身、后放蛇頭,并迅速蓋好或扎緊裝蛇容器。在扎袋口或提蛇袋時,較好事先抖動幾下,使蛇集中于袋底,防止蛇爬出來逃走或咬人。
第六,夜間捕捉時,較好使用光線較強的充電式礦燈。但在有頰窩蛇類出沒的活動地帶,較好使用長柄燈或彎頭等,禁止直接使用照明工具。因竹葉青、烙鐵頭、蝮蛇、五步蛇等對溫度敏感,且有撲明火的習性,以免撲將過來引起傷害。
第七,在捕捉野蛇時,要學會膽大心細,做到眼尖、腳輕、手快,切忌用力過猛或臨陣畏縮。南方產蛇區有句捕蛇口訣:“一頓二叉三踏尾,揚手七寸莫遲疑,順手松動脊椎骨,捆成柴把挑著回”。意思是說,當發現毒蛇時,先悄悄地接近它,然后腳一頓造成振動,蛇便會受驚不動,然后順勢下蹲迅速抓住蛇頸,腳踩蛇尾用力拉直蛇身,松動其脊椎骨,使蛇暫時失去纏繞能力并處于癱瘓狀態,再將蛇體卷好,用繩扎牢蛇頸和蛇體,然后放入袋中或用棍棒挑起來,這種方法是捕蛇老手的經驗總結。
第八,有些人認為手和腳及身上涂上蛇藥,就會有避祛蛇毒的作用,毒蛇及不敢接近也不會張口咬人,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去捉毒蛇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因為任何毒蛇咬人是它的自衛本能,不管涂藥與否,當人踩到或捕捉它時,毒蛇必定會反抗咬人的。所以,在捕捉野外毒蛇時,切不可以為涂了避蛇藥而掉以輕心,別忘了蛇頭斬落時還會咬人致死呢!
第九,在野外捕蛇時,一旦被毒蛇咬傷,一定不要驚慌失措,更不要急于奔跑。應立即處理傷口,結扎被咬部位,然后及時找蛇醫治療,并告之蛇醫被咬的蛇種和蛇體大小,以便對癥下藥,著手治療。如有可能,較好將打死的毒蛇一并帶去,以便節省時間
一般人由于對蛇類有“談蛇色變”之感,所以不敢逼近它,更不敢捕捉它。但是只要在捕蛇前對蛇的棲息環境及活動規律做到心中有數,捕時能“慢步輕腳,眼明手快,膽大心細,動作穩妥”,就能把蛇捕住而不致被咬。如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能把毒蛇捕住.下面介紹幾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藥物抓蛇法
捕蛇前先用云香精配雄黃擦手,然后用云香精、雄黃水向蛇身噴灑,蛇就發軟乏力,行動緩慢,此時再用木棍、木杈壓住蛇的頸部,用左手按柄,右手捏住蛇的頭頸兩側,再抽出按柄的手去捉住蛇的后半身,然后再將蛇裝入布袋或鐵籠內保存。此法適合初學捕蛇者用。但不十分可靠,可以試行。
二、壓頸法
壓頸法是一種最普通的捕蛇法。當蛇在地面爬行或盤伏時,用一種特制的蛇鉤或一般的木棍、竹棍悄悄地從蛇的后面壓住蛇的頸部。若一下子壓不住頸部,可先壓住蛇體的任何一個部分,使其無法逃脫,這時可用一只腳幫助壓住蛇體的任何一部分,使其無法逃脫,再用另一只腳幫忙壓住蛇體后部,然后把工具向前移壓至頭頸部,左手按柄,右手捏住蛇的頭頸兩側,再抽出按柄的手捉住蛇的后半身,放入布袋或加蓋的竹籠內即可。
如果蛇處于高低不平的地面或位置不適于壓頸,也可用蛇鉤將蛇鉤至適當的地方,然后按壓頸法捕捉。
要是從蛇籠、蛇箱、蛇窩或蛇洞中捕捉蛇,可先用蛇鉤把蛇鉤出來,或用餌料引蛇出洞。蛇餌配方如下:咖啡50克,胡椒15克,雞蛋清3個,面粉30克,混合攪勻成粘團,放在洞口等地方引蛇出洞。當蛇聞到芳香氣味后就會出來尋食,然后再按上法進行捕捉。
三、夾蛇法
為了避免直接用手接觸毒蛇,確保生命安全,可設計一種特制的蛇夾,柄較長,夾口向內略呈弧形,從蛇的后面向頸部夾起。將蛇身先放人容器內,再把頭頸連同蛇夾一起放入容器底部,準備好蓋子,當松開蛇夾并從容器取出時,立即把蓋子蓋好。用此夾蛇,蛇夾口的大小應與蛇體大小相適應,太大或太小都不易控制。
四、套索法
假若看見毒蛇在亂石、地面或草叢中盤踞著,可用此法捕之。利用此法捕蛇,雖然比較麻煩,但卻穩當不易被咬傷。在捕蛇前,先用一根長約二米的竹竿,將中間的竹節打通,竹竿的這邊穿上一條具有一定硬度和彈性的細塑料繩或細鐵絲,繩的頭固定在竹竿的另一邊,若把繩放松就形成一個活動的圈套。捕蛇時,用手拿著竹竿和繩索的一端,從蛇的背后,先將活套對準蛇的頭部,然后迅速套住蛇的脖子,并立即拉緊活套,即可捕捉到蛇。但活套不要拉得太緊,以免使蛇的頸部受傷,或窒息致死。
五、釣蛇法
此法宜用于毒蛇經常出沒的地帶。在竹子生長的地方,可先去掉一部分竹子枝葉,或把竹子拉到地面上固定,使之成為一把弓箭的樣子。然后用細繩子吊上大魚鉤,魚鉤上鉤著活蛙,再把這些細繩子系在竹枝頭上。當毒蛇見到這些活蛙時就會吞食,在吞蛙進肚的過程中或在食物下肚后,只要稍有掙扎,就會拉開竹梢在地上的固定點,由于竹的機械性彈力作用,使竹子向上彈開,這時魚鉤就能釣住毒蛇。這種方法與釣魚的原理相同。
在無竹子的地方,也可打上竹木樁,然后再將有鉤的繩子系上,以活蛙作誘餌,便可進行釣蛇。
六、鉤壓法
工具是一頭裝有較尖銳的鐵制蛇鉤,用蛇鉤把毒蛇的頭部鉤住壓在地面上,然后把蛇鉤適當地轉動一下。讓蛇鉤的半月形正套壓在毒蛇的頸部并用力壓住,再用另一只手去抓住毒蛇的頸部。
七、蒙罩法
此法適用捕捉性格兇猛、活動能力較大的毒蛇,如眼鏡王蛇、滑鼠蛇等。當人們接近眼鏡王蛇時,它常豎起頭頸,"呼呼"作響,有時還會主動攻擊人,此時可用斗笠、草帽、衣服、麻袋、蓑衣等向蛇頭甩去以便蒙住蛇的頭部,并順勢用手壓住或用腳踩住蛇的身體,再設法抓住頭頸部,并迅速放入蛇籠中。如果毒蛇受到驚擾,捕捉時應分外小心,較好有兩個人協同捕捉,即由一人用草帽等蒙住蛇頭,再用長棍子壓住蛇身,另一人可用長棍挑開草帽等物,并迅速壓住蛇的頭頸部,然后兩人共同把它捉住。
八、光照法
晚上捕蛇,用手電筒強光照射某些怕光的毒蛇,如金環蛇、銀環蛇等。當毒蛇遭受強光照射后,常會龜縮蜷成一團,此時可用其它工具進行捕捉之。
九、網兜法
此法適用于捕捉運動較快或在水中游動的毒蛇或海蛇。具體做法是:用一根長約2米的竹竿,在其頂端綁一個鐵環,然后把長筒形的網袋或麻布袋的袋口張開,掛在鐵環上。捕蛇時用網袋猛然迎著蛇頭迅速一兜,使蛇進入網袋內,并立即搖動網柄,使網袋在袋柄上纏繞一圈,這樣毒蛇再也不能逃脫了。然后再將網袋口對準蛇籠口,倒進籠中,同時迅速把籠蓋蓋好。
十、挖洞法
挖洞法適用于捕捉冬眠季節的蛇。捕捉穴居生活能力很強的蛇,也可采用此法。捕蛇前首先要尋找蛇洞,識別蛇洞,并了解洞里有沒有蛇,以及有什么蛇。一般地說,可以從洞口、蛇屎和蛇蛻等幾個方面進行鑒別。通常蛇類都喜歡在丘陵、山地、墳墓、荒坡、田埂或塘邊的鼠洞內冬眠;洞口大多朝南或東南方向,能曬到太陽的地方。洞口平滑而光亮,洞外還可見到蛇屎、蛇蛻及脫落的鱗片之類,蛇屎中常雜有鳥羽、鼠毛,新鮮者色黃而稀,還有一種特殊的腥臭味。還可根據蛇蛻進行辨認。
挖洞時要注意蛇洞有無*道,若有支洞應一一進行堵封。一般先挖主道,再挖支道,當看見洞里有蛇在那里盤伏時,就用蛇夾夾住或用蛇鉤鉤出,同時立即將捕捉來的蛇投入蛇籠內加蓋蓋牢。
十一、煙熏法
在挖洞捕蛇時,如果遇到蛇洞支道很多,而且又很深,考慮無法采用挖洞法捕捉時,可使用煙熏捕蛇法。這種方法既省力又省時,對捕捉洞穴中的毒蛇可首先考慮使用此法。具體做法是:先把主洞口扒大一些,并把其余的洞口堵塞緊,然后把點燃的柴草塞入主洞口內,再用紙扇、竹笠、草帽等把火煙吹進洞內。柴草燒光后將灰盡扒出來,再鋪上一層干泥土,以免蛇爬出來時被燒死或燙死。同時需將一半洞口堵住,余下一半用稀泥糊上,大約經過15-30分鐘,由于蛇在洞內忍受不住煙熏的刺激,不得不往外爬,等到蛇頭穿破稀泥伸出來時,立即用手或鉗夾把蛇頭夾住,再用力把蛇拖出來。但是必須捉醒的是,有時洞里的蛇因忍受不住濃煙的刺激,拚命往洞口外沖出來,因此要倍加小心,要事先準備好木棍或其它捕蛇工具,一見毒蛇沖出,就要迅速將蛇壓住、捕捉。如果有時一次熏不出來,可再進行煙熏多次,直至把蛇熏出來為止。
十二、徒手捕蛇 - 快速滑捏法
彎下身子用左手迅速抓住正在爬行著的蛇的后半部并立即站起,右手迅速而準確地向蛇的頸部滑去,等右手滑到蛇的頸部時,即用力一捏,這時右手緊捏蛇頸,左手抓住蛇的后半部,再將蛇投入蛇袋中。但太長、太大或太短、太小的蛇不能用此法捕捉。
十三、追趕捉拿法
追趕捉拿法是專門對付那些快速逃跑的無毒蛇的捕抓方法。當追到快速逃跑的無毒蛇的一剎那間,右腳踩住正在爬行逃跑的蛇的尾部,這樣蛇就不能前進了。由于快速爬行的無毒蛇突然被踩住無法前進,就要昂起身體的前半部,這時右手就在蛇昂首騰空的那一瞬間準確而有力地抓住其頸部。由于人們在追趕快速逃跑的無毒蛇時往往有一股向前沖的慣性力,因此左腳應向前外方跨出一步,人方能停下來,否則很容易跌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