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蛔蟲
(一)主要癥狀
寄生于消化道腸胃內,多時如倒長的草根充塞于寄生部位。感染的病蛇表現為食欲不振、腸炎和消化不良,體質逐漸衰弱,死前表現為過多點頭,有時會噴吐黏液。
(二)治療方法
(1)用驅蟲凈對水進行灌喂連喂3天。
(2)用精制敵百蟲進行灌喂,

二、絳蟲
每千克體重灌服O.1~0.2毫克,用藥量為蛇體重的十萬分之一。
蟲體呈帶狀,由許多扁平的節片構成。寄生于皮下、腹腔、肌肉等處。移動能力強,解剖可見其移動。成熟的節片含有卵,會自蟲體脫落,隨糞便排出體外,并感染健康蛇。
蟲體呈帶狀,由許多扁平的節片構成。寄生于皮下、腹腔、肌肉等處。移動能力強,解剖可見其移動。成熟的節片含有卵,會自蟲體脫落,隨糞便排出體外,并感染健康蛇。
(一)主要癥狀
患絳蟲的蛇體質漸瘦,消化不良,有時會發生腸炎,寄生于皮下的,可見蛇體表粗糙,鱗片翹起,且具有小疙瘩。
(二)治療方法
(1)對寄生于體表的,可用利刀剖開取出,然后在傷口涂以1 9/6~2%的碘酊。
(2)寄生于體內的,可采用敵百蟲每千克體重灌服0.01克,每天1次,連服3天。
若人食了患此蟲的未煮熟的蛇肉,也會感染給人,并在體內發育為成蟲,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三、線蟲
此蟲呈線狀,假類圓線蟲體長3~4厘米,寄生在蛇的消化器官,在漿膜結締組織內或肝臟內形成黃豆大小的結節,引起消化不良。棒線蟲長為5~8毫米,寄生于蛇的肺泡內,可造成肺臟糜爛而致蛇死亡。
(一)主要癥狀
病蛇消瘦,消化不良,不取食,最終因呼吸困難而死亡。
(二)治療方法
(1)用滅蟲靈片治療,每次灌服1~2片。
(2)用蛙皮包裹驅蟲凈或腸蟲清片飼喂,每天2次,連喂2~3天。
(3)用左旋咪唑進行肌內注射,50千克的蛇用量為5毫克并與敵百蟲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