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蛇場一般建立在遠離生活區的避靜地區,一個完整的蛇類養殖場,應包括生活區、生產區、生產輔助區,如活餌培育場所、死餌存放場所等設施。各類建筑的大小、數量必須合理,周轉使用利用率、產出達到較高水平。
規模化蛇類養殖場內的各養殖區、活餌培養場所、工作區和貯存場所、排水道、圍墻應合理布局,特別是在風向上和地勢上要進行合理安排和布局,既有利于蛇類的生長繁殖,又便于管理操作。

(一)生活區
生活區包括工作人員的宿舍、食堂、供電設施處、辦公場所、蛇產品加工區、蛇產品貯藏室、急救藥物存放處以及接待來往人員處等場所,其位置應設在不阻擋風吹養殖區的位置,在與養殖區內相接口的地方應設置腳踏消毒池等消毒設施,以防帶人病毒。
(二)生產區
生產區包括蛇卵的孵化區、仔蛇培育區、中蛇及商品成蛇的育肥區、種蛇的繁殖區、病蛇的隔離區等。養殖區是蛇場的主要部分,其結構必須滿足蛇的特點及習性,滿足衛生防疫要求。并與活餌存放場所分開,與活餌的路線及運活餌料糞便的路線不得交叉,以防感染致病病毒。
(三)生產輔助區
生產輔助區一般包括飼料生產區、技術管理區、衛生防疫區和污物處理區。飼料的加工或餌料存放;進行蛇育種、技術資料和檔案保存;存放衛生防疫藥物、餌料的飼養以及處理生產過程中的糞便和病死蛇均在這一輔助區進行。此區域在設計建場時要特別注意,要充分考慮生產中的污物排量及排污不得影響生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