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呼吸和心搏停止,陷入缺氧狀態,僅l0s即可發生意識障礙,進入昏迷,氧氣儲備 耗盡,經20s?30s腦電圖可呈平波(即腦電活動消失),60s瞳孔可散大固定;4min糖無氧 代謝停止,5min腦內三磷酸腺苷(ATP)枯竭,能量代謝到此完全停止。缺氧4min?6min, 腦神經即可發生不可恢復的病理改變。正常人腦能量的的%是由腦的糖有氧代謝所提 供,僅2%?3%來自糖的無氧代謝。腦缺氧(心跳、呼吸停止)后,腦能量代謝被迫從有氧 代謝轉為無氧代謝。正常時糖的有氧代謝,Imol糖可以產生38mol的ATP,無氧代謝 lmol糖僅能產生2molATP,腦組織無法取得大量能源,即使動用有限的儲備,也會很快 使腦ATP和糖源枯竭。
(一)—般措施
1. 高濃度給氧較好將氧濃度提高到98%以上,使Pa02維持在大于13. 3kPa或血 氧飽和度保持在98%,以保證腦組織供氧。
2. 盡量恢復并維持正常或略高于正常水平的動脈壓(平均動脈壓12kPa? 13. 3kPa),以重新疏通阻塞或停滯的腦毛細血管,維持適度的大腦灌注壓和腦血流。
3. 保持中度換氣,維持Pa02在3. 3kPa?4kPa為佳,使腦血管不致擴張,并維持滿 意的氧分壓及pH值近正常。
4. 應用糖皮質激素皮質激素有以下作用:①保持毛細血管通透性和血腦屏障完整 性,減輕和防止毛細血管內液外滲和鈉、鉀、鈣離子的轉移,從而減輕腦水腫的過程和滲透 性利尿劑的反跳作用;②促進乳酸轉化為葡萄糖以供能量,并減輕腦內酸中毒;③穩定溶 酶體膜,防止與減少腦細胞的自溶和死亡;④可使末梢血管擴張,改善組織灌注,減輕心臟 后負荷,增加心排出量;⑤有加強升壓藥物及加強心臟傳導的功能;⑥有抗過敏作用,可緩 解支氣管痙攣及預防心包反應。
制劑可應用地塞米松,因其鈉水潴留作用較輕。首劑為每千克體重Img,以后每千克 體重0. 2mg,每小時靜脈注射1次。應盡早使用,一般維持3天?5天即可減量或停藥。
5. 腦復蘇過程中必須保持微循環暢通,血粘度不太高,特別應保持在較好血細胞比 容0.3?0.33,水、電解質平衡,血糖正常,血漿膠體滲透壓大于3.325kPa(白蛋白大于 30g/L),血清滲透壓 280mmol/L?320mmol/L,熱量每天(62 762kJ?10 460kJ),其中蛋 白質每天大于40g。可給全血、白蛋白或氨基酸等。
6. 控制抽搐或繼發性癲癇發作,以降低全身和腦細胞代謝,減少氧耗和防止加重腦
水腫,同時亦能降低或阻斷向心傳導的多種刺激,以防止心跳驟停再次發生。
(二) 腦復蘇措施
1. 腦降溫療法
(1) 腦降溫的作用機制:①低溫可降低腦細胞代謝。體溫下降rc,基礎代謝約降低 7%,腦血流減少6. 7%,顱內壓和靜脈壓降低5. 5%,腦容積減小4.1%,有利于改善腦 水腫。缺氧減輕后,ATP的消耗率減少,乳酸血癥的發展減慢,有利于改善微循環,防 止DIC的發生,減輕腦缺氧性損害;②低溫可增加細胞內鎂離子,有利于穩定細胞膜及 鎂與鈣離子競爭,從而減少鈣離子進入細胞內,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縮。故低溫可防止神 經細胞的不可逆性損害。低溫時配合使用鎂離子,可使耐受缺氧時間增加3倍,有利于 提高腦復蘇率。
(2) 腦降溫方法:①盡早降溫:心跳恢復較順利者,于復跳后立即采取降溫措施;若為 頑固性室顫,心臟復跳不順利者,應在搶救復跳過程同時開始降溫,盡量搶在腦水腫形成 之前進行。一般缺氧性腦水腫,于最初10多分鐘開始,2h?3h達高峰,持續24h?27h。當 然這還取決于缺氧持續時間的長短而不同。②以頭部為主的選擇性降溫:方法是將頭部置 于特制的水槽中,再將冰袋或冰塊放于頭部周圍,另外在頸動脈(兩側)表面放置冰袋。在 頭部降溫的同時應輔于全身降溫。③低溫深度:一般要求腦溫降到28'C,肛溫至32'C,兩 者相差2°C?4€,大者可至5°C?8'C。臨床與實驗證明此溫度對呼吸循環影響較少,而腦 代謝可明顯降低。但如體溫低而引起室顫和血壓下降時,則只宜單獨頭部降溫,體溫可以 適當稍高。④降溫持續時同:各方主張不一,有24h?96h、5天?8天、16?21天不等。筆 者認為持續時間應依據心臟停搏至復跳時間的長短、停跳后是否立即進行有效心臟按壓 和人工呼吸,以及復跳護腦治療后腦功能恢復情況而定。
2.脫水療法脫水療法是治療腦水腫的重要措施,只要患者循環和腎功能良好,必 須及早進行,切不可等到腦水腫癥狀出現后才開始使用。
3.高壓氧治療近年來證明心臟驟停復蘇后腦的缺氧性損害用高壓氧治療有效,有 條件的可以考慮使用。
(三) 腦功能恢復的估價與判斷
腦功能恢復的效果取決于搶救是否及時和方法是否準確。心跳驟停時間越短,后果 越好,在驟停3min?4min以內進行搶救,即使停跳時間稍長亦有恢復可能,不應輕易放 棄搶救。
腦功能恢復的效果可根據以下幾點判斷:
(1) 基礎生命特征(包括心率、血壓、呼吸、基本反射)在20min內恢復者提示腦功能 和循環恢復良好。
(2) 自主呼吸恢復愈快預后愈好。
(3) 瞳孔對光反射活躍,角膜、吞咽和咳嗽反射靈敏者,預后好。
(4) 出現痛覺者預后好。
為便于讀者更好理解和記憶,現將整個心肺腦復蘇過程歸納于表5-22-1和表5-22-2 內。
8.恢復智能,腦復蘇(Human mentation,Cearebreal resuscitation) 保持腦灌注壓力,供氧,人工呼吸 試用特殊腦復蘇措施(如硫賁妥鈉)
9.重癥監護(Intensive care)
自主循環恢復和病人蘇醒之后,緩解缺氧后腦病變的措施為:監護項目(中心靜脈壓、動脈壓、留置 導尿管、心電圖等),保持正常血壓,給氧或人工呼吸,輸血,肌肉松弛,麻醉藥物,輸液,電解質,5% 葡萄糖,營養和藥物,監護顱內壓,保持顱內壓正常(使用高滲性利尿藥),保持正常體溫,人工呼吸 過度換氣〔PaC023. 33kPa?4. 67kPa(25mmHg?35mmHg),Pa02>13. 3kPa(100mmHg),pH7. 3 ?7. 6〕,保持血清和膠體滲透壓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