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病常用藥物與其他動物一樣,主要用于預防和治療,以達到 防病和治病的目的。目前對于蛇病用藥的研究不多,尚缺乏全面性 和系統性,對于用藥量、藥物在蛇體內的吸收與運轉及排泄等方面 的研究就更少,故使用藥物時應結合具體情況靈活掌握,而使用毒 性較大的藥物時更應該慎重,應該先經過實驗證明無毒害作用后方 可大量使用,避免產生毒害而造成蛇的死亡。
(一)蛇用藥物的作用
蛇用藥物的作用包括治病的作用及不良的副作用兩個方面。
① 能抑制或殺滅病原體
目前使用的抗生素、磺胺類及呋喃類抗菌中草藥和各種消毒藥等,都是通過不同的途徑(即間接方式或直接方式)而達到抑制或 殺滅病毒、病菌、真菌及寄生蟲的防病治病作用,這是用藥的主要 目的。另外,消毒藥物(如生石灰、漂白粉等)能殺滅蛇場內外環 境中的病原體,為蛇創造了一個優良的環境。
② 藥物的不良作用
藥物在起抑制或殺滅病原體作用的同時,往往產生一些對蛇體 不利的不良作用,如中毒和副作用。用藥時由于藥物用量過大、用 藥時間過長,或者蛇體對該藥的敏感度較高,往往會產生超過身體 耐受能力的損害作用,甚至產生死亡,稱為毒性作用。如消毒藥、 殺蟲藥的使用不當常常致蛇中毒死亡;蛇長期服用紅霉素、氯霉 素、諾氟沙星時會引起肝臟、腎臟充血腫大、壞死而功能失常,嚴 重時也會發生死亡。此外,在用藥治病的同時,也常會出現與治病 無關的不利于蛇體的作用,稱為副作用,如蛇服用土霉素后產生的 嘔吐及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
(二)蛇常用藥物
目前,常用的藥物有消毒藥物、抗菌藥物以及消化系統用藥、 呼吸系統用藥等。其種類繁多,現只介紹最常用的藥物。
① 抗生素
抗生素是細菌、真菌、放線菌等微生物的代謝產物,以其低微 的濃度就可以抑制或殺滅病原微生物及全身性細菌感染,是臨床上 常用的、不可缺少的高效藥物之一,同樣適用于蛇病的預防和治 療。實踐證明:在蛇的食餌中注射抗生素,不僅能預防蛇疾病,而 且還能改善蛇的新陳代謝,促進生長,提高成活率及飼料轉換率。
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紅霉素、先鋒霉素、氯霉素、慶大霉 素、土霉素等。使用粉針劑型抗生素時,如青霉素、鏈霉素等,應 現用現配,稀釋后的藥液超過24小時后禁止使用。
② 磺胺類藥物
通過阻礙細菌葉酸合成,導致細菌不能生長和繁殖,從而起到 抑菌作用。它能抑制大多數革蘭氏陰性細菌和一些革蘭氏陽性細 菌,可用于防治大多數細菌性疾病。
常用的磺胺類藥物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在消化道中不被吸收的 磺胺脒,另一類則是在消化道中容易被吸收的,如磺胺嘧啶、磺胺 二甲嘧啶和長效磺胺等。磺胺脒口服后停留在腸中,所以只用于腸 胃細菌感染,口服用量為每千克體重0.3克。磺胺嘧啶鈉鹽易溶于 水,其制劑可用于肌內注射,劑量約為每千克體重0.1克,口服時 每千克體重0.2克。
磺胺類藥物使用注意事項:①首次用藥量增加1倍,以增強效 力,第二次起藥量減半;②口服時服用等量的小蘇打,加速在腎臟 的排泄,減少在腎臟、膀胱中積聚。
③ 呋喃類藥物
此類藥物是人工合成的抗菌藥物,內服后在體內破壞和排泄均 快,血液中濃度低,故不能做全身抗感染用,只用于胃腸道細菌性 感染。常用的有呋喃唑酮。
呋喃唑酮又名痢特靈,為黃色結晶粉末,微溶于水,內服吸收 少,腸內濃度高,專門治療腸道沙門氏菌感染。內服用量為每千克 體重0. 005?0. 008克。
④ 抗菌中草藥
應用中草藥防治蛇病剛剛開始,雖然不少蛇場開始用中草藥防 治蛇病,但還未形成習慣,認識還不深刻。在廣東省甚至全國各蛇 場還未推廣應用。其實用中草藥防治蛇病是一個新的途徑,是生產 綠色食品(蛇肉)的重要手段,是減少蛇肉、蛇膽等抗生素殘留的 好措施,所以應用中草藥防治蛇病是必然的趨勢。
中草藥防治蛇病與抗生素、磺胺類藥物、呋喃類藥物等化學藥 物相比,具有下列3個優點:①使用后由于綜合作用結果而無副作 用;②不在蛇體內產生殘留;③由于中草藥抗菌作用的協同性和廣 譜性,所以不會對細菌產生抗藥性,因而有綠色藥品之稱。而抗生素等恰恰會產生副作用,即產生抗藥性和藥物殘留的不良作用。
中草藥主要通過扶正祛邪的方式來達到防治蛇病的目的。它與 化學藥物相比,藥效表現較慢,因為它進入胃腸中先要進行分解、 消化吸收后才能起作用。因此,在平時盡量多喂中草藥防病,當發 生重病之時,適當應用抗生素,加強其作用,這樣既可以發揮中草 藥的優點,又可以減少濫用抗生素。中草藥在使用時較好是用復 方,因為這樣既可以防止產生不良副作用,又可以發揮相互間的協 同、調解作用,提高中草藥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