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多在野外被毒蛇所傷,受條件限制,急救時倉促處理傷口,很容易造成處理不當,以及蛇毒毒液中含有細菌等因素,發生 化膿菌及其他厭氧菌感染的概率非常大。因此,患者應多吃富有營 養的食物,多喝茶、糖水或吃流質食物,以利水分吸收和利尿。傷 口應置于低處,并用藥物濕敷以防細菌感染。若化膿性細菌由傷口 侵人局部組織,感染病灶擴散至皮下、筋膜下等疏松組織內時,可 形成急性彌散性化膿性炎癥。此時傷口周圍出現紅腫及壓痛,甚至 出現全身不適、發熱、寒戰等癥狀,必須及時進行處理,控制 感染。
(一) 局部消炎處理
炎癥輕
采用50%硫酸鎂溶液濕敷,若有水血皰,可用消毒過的注射 器通過針頭吸出滲出液,再用2%呋喃西林溶液濕敷。
炎癥重
采用1%雷佛奴爾濕敷。
用生大黃、野菊花、夏枯草、明礬、徐長卿各15克,加 水煎湯,用紗布持續濕敷傷口處。
.(3)黃桕30克,生大黃60克,紫花地丁 10克,芙蓉花、葉 10克。共研細末,溫水調勻外敷傷口處。有消炎、止痛、消腫 作用。
大黃、姜黃、黃柏、白芷各150克,南星、陳皮、蒼術、 厚樸、甘草各60克,天花粉500克。共研成細末,調勻后敷于傷 口處。
用千里光葉、木芙蓉葉、虎杖葉煮水外洗或是浸紗布濕敷傷口。
桉樹葉30克,生甘草3克,煮水外洗或是煎濃湯浸紗布 濕敷傷口。
(二) 全身抗感染
(1)在采用藥物清洗及濕敷傷口的同時,應根據病情選用靑霉 素、紅霉素等控制感染。
(2)內服清熱解毒中草藥:姜黃、黃連、絲瓜絡、赤芍各10 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30克,地丁 25克,忍冬藤30克。根據 癥狀可加減藥物。
若是體質較弱的人,為增強體質,利于傷n的修復,可口服補 益氣血的藥物:太子參、丹參、金銀花、當歸、白茁各10克,黃 芪15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