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炎是一種傳播性極強的口腔疾病,由化膿性細菌所引起, 多發生于毒蛇的采毒期間,此病很容易在蛇場傳播,病情嚴重的毒 蛇場,口腔炎的發病率高達50%以上,死亡率達30%左右。在飼 養毒蛇時,如果長期人工填喂食物,則口腔炎的發病率會更高。一 旦發現此病,應將病蛇及時隔離治療,嚴重的應殺掉深埋或焚燒。
(一) 病因
1.機械損傷。如在取蛇毒、灌藥和灌食時用力過猛,捕捉蛇 時刮傷了毒牙,蛇在捕食活動物時不慎被骨頭或其他硬物刺傷了口 腔黏膜。
2.蛇誤食了有刺激性的物質。如誤飲石灰水、福爾馬林等損 傷了口腔黏膜。因上述原因損傷了口腔黏膜后,感染了化膿菌,如 葡萄球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等。
(二) 病狀
初期在病菌產生的毒素毒害下發生急性炎癥,局部腫脹,牙根 紅腫、疼痛,病蛇兩領腫脹,口不能開閉自如,病蛇疼痛不安,常 將頭昂起。繼而毒素的作用加重,局部產生化膿潰爛,口腔黏膜大 量脫落,大量的膿液外流。此時病蛇精神不佳,不愿爬動,往往張口喘氣,張口后不能閉合,舌頭伸不出,食物難進口,如果治療不 當,3?5天后死亡。一旦毒素進入血管,常會引起全身敗血癥而 加快死亡。
剖檢死蛇,可見蛇體消瘦,頭部腫大,口腔內充滿發臭的膿 液,口腔潰爛。在蛇冬眠結束后,由于它在冬眠期間不吃不喝,體 質普遍較弱,加之口腔唾液較少,殺滅細菌的能力較低,此時如果 蛇窩潮濕、環境不衛生,上述病菌會大量在此繁殖,一旦入侵蛇口 腔中,則趁機繁殖,因而冬眠剛過的蛇易發生傳染性口腔炎。倘若 不及時救治,會迅速感染健康的蛇群。
(三) 癥狀
病蛇的兩頌腫脹,打開口腔可見潰爛或有膿狀分泌物。這種病 蛇從外表看頭部昂起,口微張而不能閉合,進食時發生吞咽困難等 癥狀。
(四) 治療
原則是殺菌消炎,以局部治療為主,結合全身治療。局部治療 時,先用3%硼酸水、2%明礬溶液或淡鹽水清洗口腔,再涂敷外 用藥,如用冰硼散或用錫類散涂敷在患處進行消炎;或撒上土霉素 粉,抗菌消炎。發現化膿潰爛后,先用棉簽蘸淡鹽水抹凈膿液、脫 落的黏膜等,再用0.1%依沙吖啶溶液沖洗干凈,最后涂上紫藥水 或撒上冰硼散。同時,肌內注射青霉素,每千克體重5萬IU,每 日2次,連續3天。口服清心火、敗胃火的中草藥。
中草藥治療:
(方一)穿心蓮粉2克,豬蹄甲酚5克,混合均勻撒在患處。
(方二)口服:黃連2克,金銀花5克,用水煎煮喂服,每日 2次,連服3天。
(方三)地膽頭5克,穿心蓮2. 5克,崩大碗3克,用水煎煮 喂服,每日2次,連服3天。
(方四)甘草、知母各5克,麥冬、黨參、杞子各3克,用水
煎煮喂服,每日2次,連服3天。
(方五)蛇舌草水煎服,每日2次,連服3天:
注:上述中草藥為每千克體重蛇的日用量干品=
(五)預防
此病防重于治,應消除引起疾病的因素。蛇窩內若濕度過 應將蛇窩的蓋打開,通風散潮,還可用石灰粉、木屑等,裝人用- 布縫制的袋內,放人蛇窩吸潮;如一次效果不好,可重復多次, 到干燥為止。蛇窩內也可用漂白粉溶液消毒。對毒蛇實施人工采_ 時,手的動作一定要輕柔,切不可用力魯莽。個別蛇需人工填喂 物時,食塊不宜過大,避免造成牙齒脫落或口腔出血。為了保證 健康,在投喂食物前,應先將投喂的食物放人1/10000的PP粉水 中浸泡5?10分鐘后再喂蛇(帶羽的食物除外),這樣便有效杜絕 了不潔食物對蛇的侵害,同時也避免了病從口入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