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毒蛇為80多種,包括游蛇科的后溝牙毒蛇,如瘦蛇屬、 金花蛇屬、林蛇屬、水蛇屬、紫沙蛇屬、花條蛇屬等及具有能產 生毒性分泌物的毒腺_杜氏腺的頸槽蛇屬、環蛇屬、后棱蛇屬、 頸棱蛇屬、白環蛇屬、鏈蛇屬數十種。因過去認為虎斑頸槽蛇、 赤鏈蛇等為無毒蛇,但近年來常有被該蛇咬傷中毒的報道,故本 書已將這些蛇列為無毒牙類毒蛇。
毒蛇在我國分布較廣,數量較多,但危害較大的劇毒蛇只有 20余種。從事蛇傷防治的T.作者,必須熟知這些毒蛇的基本特征 和習性,在野外條件下,能及時識別它們,加以注意,這對于及 時進行有效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一)眼鏡蛇科
在我國只有4屬8種基本上分布于長江以南。其中臺灣麗紋蛇僅產于臺灣省,黑 環蛇主要分布于印度的阿薩姆及大吉嶺地區,我國僅在海南發現 過。臺灣麗紋蛇及福建麗紋蛇分布雖較廣,但產于山區人煙稀少 的地方,故咬傷人的報道不多。本科中對人危害較大的毒蛇主要 |是眼鏡蛇、眼鏡王蛇、銀環蛇和金環蛇等4種。它們的分布基本上在北緯25°左右以南,在東南沿海平原丘陵地區,向北可達北緯 30°左右。眼鏡蛇及銀環蛇在華中地區可沿鄱陽湖及洞庭湖水系的 低地達長江沿岸。
(二) 蝰科分3亞科
1.白頭蝰亞科,僅白頭蝰單屬單種
發現于西藏、四川、貴州、云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 數童雖少,但近年來亦常有人被該蛇咬傷中毒的報道。
2.蝰亞科有蝰屬3種
極北蝰是歐洲的常見主要毒蛇,經北亞達遠東地區,但在我 國只在吉林長白山區發現過;草原蝰在我國也僅限于新疆西北阿 爾泰山山麓地區;蝰蛇是印度及緬甸等地區危害最嚴重的毒蛇之 一,在我國分布于廣東、廣西和福建南部及臺灣。
(三) 蝮亞科共10種
(1)蝮屬有4種
(1)蝮蛇在我國分布最廣,除青藏高原和北回歸線以南外, 其余廣大地區都有它的分布。
(2)尖吻蝮(又名五步蛇、蘄蛇等)分布于長江中下游與南 嶺、苗嶺山地之間的山區,目前已知其分布的西限在貴州興義縣,
向東達東南沿海及臺灣。
(3)高原蝮是蝮蛇的相近種,分布于青藏高原的東部及橫 斷山脈地區。
(4)雪山敗目前僅知產于云南北部麗江大雪山海拔4000米 左右的高山。
(2)烙鐵頭蛇屬有6種
1.臺灣烙鐵頭僅見于臺灣。
2.菜花原矛頭蝮主要分布于橫斷山脈地區,北達甘肅武 山,并沿東西走向的山脈向東分別達中條山、伏牛山、大巴山及
巫山地區。
3.山烙鐵頭蛇屬亦分布于橫斷山脈及云貴高原,并沿苗
嶺及而嶺山系向東達武夷山區。
(4)烙鐵頭蛇在西面集中于四川盆地周圍山區,并沿南嶺 山系向東,在東部集中于武夷山區。
(5)白唇竹葉青蛇主要分布于北緯25°左右以南及東南沿海 地區。
(6)竹葉青蛇屬除與白唇竹葉青相同范圍的山區外,向北 可達甘肅東南及河南南部。
(四) 游蛇科的后溝牙類毒蛇
除花條蛇產于西北外,其余均分布于南方各地。
(五) 海蛇科在我國目前已知16種
均產于海水中,沿海漁民捕魚時,常隨魚捕人網中,故沿海 漁民及餐館工作人員常有被海蛇咬傷中毒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