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鏈蛇(Dinodon rufozonatun) 俗稱紅斑蛇,屬于爬行綱、游蛇科的一種無毒蛇。全蛇可以入藥,有祛風濕止痛的作用。民間將此蛇放人白酒內(按500克蛇加入3 000毫升酒比例)浸泡2~4周,主治風濕關節炎、四腳麻木等。飲赤鏈蛇酒,每次20毫升,日服2次。
赤鏈蛇體長1米左右,蛇體粗大,頭部短而扁平,吻部圓鈍,頭部呈黑色,鱗片邊緣呈暗紅色。吻鱗顯露于頭骨,眼上鱗比額鱗短狹,眼前鱗1片,眼后鱗2片,頂鱗最長大。蛇的體色鮮艷,形似毒蛇,頭部及體背褐色,體背灰褐色,有60~70條紅色窄橫紋,背鱗平滑,但中間數行有弱棱。體側橙黃色、有黑色橫紋(圖26)。腹面灰黃色或粉紅色,斑紋互相交叉排列。肛鱗單片,尾下鱗61~88片。此蛇的幼體干品很似銀環蛇幼體蛇(金錢白花蛇),應注意li~1 26赤讎蛇網蛇幼蛇的鑒別。

赤鏈蛇是屬于陸地上常見的無毒蛇,分布很廣,多見于田野草地及村莊或水源附近。一般于傍晚或夜間出來覓食,主要以鼠類、鳥蛋、魚、蛙、蟾蜍、蜥蜴等為食,遇敵時常盤曲或團,被迫昂首做攻擊狀,類似毒蛇,但實際無毒。卵生繁殖,7~8月產卵,每產10枚左右。在我國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廣西、福建、廣東、貴州、海南、臺灣、浙江、江西、安徽、江蘇、湖南、湖北、河南、甘肅、陜西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