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養蛇的越冬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應著重注意以下7個方面。
(1)入秋后應盡量多投充足多樣化的食物,為冬眠蛇的增膘復壯打下基礎。此期間除讓蛇吃飽、吃好,蓄積豐富的脂肪外,還應做好驅蟲工作。如飼養的是毒蛇,應不采毒或只采少量的毒(非采不可的情況下),盡量減少由晚秋采毒造成的蛇冬眠過量死亡。
(2)養蛇場(戶)可瞅準蛇集中出窩活動的高峰期,多派幾個人進場,突擊清除蛇窩內的糞便,重新更換新鮮的干土(沙),并集中給予消毒防疫,確保蛇安全越冬。
(3)蛇窩頂層覆土厚度應在凍土層以下,不懂者可提前向氣象部門咨詢,封頂的土層若達不到越冬厚度,應盡快備土加高加厚,以利于蛇進入較好冬眠狀態。如果發現窩內氣溫還不太理想時,還可加蓋一層塑料薄膜、篷布、草簾、玉米秸等保溫物品,使蛇窩溫度始終處于凍土層以下,確保蛇安全過冬。
(4)蛇越冬窩舍的環境濕度宜保持在45%~50%,在測試達不到的情況下,可放置幾盆清水,以利于水分蒸發、達到調節濕度的目的。
(5)采取上述綜合措施后,蛇窩內的溫度便能達到4~6℃,蛇均能安全越冬。但蛇窩內的溫度不宜超過8~12℃,更不能忽高忽低,否則會使窩中的蛇時而蘇醒、時而冬眠,如此反復多次,其體內的分泌系統和機能代謝系統明顯紊亂,從而導致其大量死亡。

(6)清明節前后,雖然春回大地,氣溫正慢慢回升,但春天風大,氣溫有時會變化無常,而此季節恰恰是蛇復蘇出蟄的時候,也是容易死蛇的關鍵階段,所以應特別注意防由于春季晝夜溫差較大,管理上切忌麻痹大意,力爭把好蛇冬眠的最后一關,為蛇齊整出蟄打好基礎。
(7)蛇在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冬眠,類似我們入睡眠一樣,一覺睡到來年春天,整個冬季是不吃不喝的,全靠體內貯存的肥厚脂肪來維持身體的最低消耗.直至5…6月份才開始少量進食。如此看來,一些私印小報說蛇冬眠場所需放置水盆盛水供蛇飲用,簡直是無稽之談。
2000年的冬季,山東青州北城蛇蝎園曾做過這樣一項破壞性的實驗,將十幾條體重在700 g左右的王錦蛇,放于內置水盆的鐵籠里,并將飲水盆注滿清水供蛇“飲用”。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觀察它在冬眠期是否有飲水行為。當時放蛇的室溫在4~7℃之間,環境的自然濕度在50%~55%,雖歷時幾個月之久,未曾見這些冬眠蛇有飲水跡象。

5.冬眠期的防鼠方法 為有效防治冬季蛇場鼠害,徹底防止鼠類進入蛇窩殘食冬眠中的蛇,減少經濟損失,可用下列方法進行滅鼠。
【方法一】將玉米、黃豆或花生炒香后研成粉末,與2份425 的水泥混合后拌好,放在鼠類經常出沒的地方,老鼠聞到餌料的香味后便會爭相搶食,由于老吞食后口渴難忍,急找水喝,致使水與餌料中的水泥在鼠腹中凝固,會迅速造成鼠腸結塊,痛苦萬狀的鼠便找尋同類格斗,彼此相互殘殺而大量死亡。如能在此餌料中加入少量的動物油渣,制成顆粒狀的餌料投放,效果會更好。
【方法二】用新鮮的石灰粉將鼠洞完全堵住,老鼠一旦出入洞外尋食和棲息,必須從石灰粉中通過,石灰粉會自然而然的“蹭進”老鼠的眼睛、口腔、鼻腔中。由于石灰粉所特有的刺激作用,能使老鼠窒息而亡,輕者也會因失明而昏昏沉沉地亂跑亂撞,我們可以趁機活捉到它。
【方法三】取石膏粉、面粉各100 g炒香,放在鼠類經常活動的地方,老鼠吃后必定口干喝水,一旦飲水入肚便會脹死。
【方法四】把柴油、機油攪勻。涂抹在鼠洞四周,老鼠出入時油被粘在鼠毛上,老鼠便本能地用舌舔毛,慢慢地油就隨著消化液進入腸胃,使其受腐蝕而很快中毒死去。